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面對"老兵經驗",軍體教員的"説服力"在哪?

中國新聞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2018年01月09日 20: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軍事體育改革的新時代正在掀開帷幕一角。過程或許曲折,但目標卻很清晰。軍事體育教員在基層部隊的到來,必將帶動基層官兵身體素質的提高、帶動戰鬥力的躍升。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南部戰區某海防旅官兵正在進行極限體能訓練。劉謙攝

  軍事體育教員來了

  ■王 超

  新的一天開始了,一遍遍熟悉而嘹亮的晨跑口號聲,穿透航母遼寧艦的清晨。

  相對於這艘大船承擔的沉甸甸的任務和使命來説,體育鍛鍊或許只是他們千頭萬緒的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環節,但在劉書利眼中,卻是事關戰鬥力的大事。

  劉書利,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2017年被任命為航母上專業軍事體育教員。在遼寧艦上,一批像劉書利這樣走向軍事體育教員崗位的官兵,正在研究著適合在航母官兵中推行的軍事體育訓練方法。

  在他們組織下,不少喜歡踢足球的官兵改為踢毽子,床舖欄杆成了“單杠、雙杠”,跳舞、呼啦圈、跳繩、飛鏢、射箭甚至連瑜伽等項目正源源不斷加入到官兵的“訓練套餐”中。這些體育訓練不需要太大場地,只要有休息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住艙、過道和工作崗位旁邊進行。

  2016年這個時候,劉書利還是首批全軍軍事體育訓練參謀骨幹培訓班上的一名學員。他至今記得,出發前往南昌培訓前,艦長、政委特意囑咐他沉下心來好好“充電”。

  那次看似普通的培訓,因為多了軍事體育這個關鍵詞,而被業內人士廣泛關注。種種跡象表明,軍事體育改革的新時代正在掀開帷幕一角。

  2015年,《軍事體育訓練改革發展綱要(2015-2020年)》正式下發,原空軍航空大學李學山教授看到這份薄薄的小冊子時,激動不已:“全面提高我軍軍事體育訓練的水平,應該將解決基層部隊組訓人才短缺的問題作為抓手。”

  當劉書利成為首批全軍軍事體育訓練參謀骨幹培訓班學員時,時任某海防團連長的傅濤在報紙上看到了這一新聞。那一刻,傅濤隱約感受到一股浪潮即將來臨。但他沒想到這個浪潮來得如此之快——僅僅10個月後,他所在的海防團和其他單位合併整編成立為新的海防旅,他升任防空營副教導員同時,還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命——軍事體育教員。

  和 “大航母”上的“小體育”不同,傅濤所在的營隊散佈在偏遠小島,訓練場地是不愁,但要統籌兼顧避免偏訓漏訓,卻要下一番苦功。

  除去軍事專業訓練,連隊還要擔任巡邏執勤等任務,留給傅濤組織體育訓練的時間並不多。如何設置課目、組織實施,傅濤都要“精打細算”。如今,在傅濤的努力下,一張網狀組訓體系正在慢慢形成,體育訓練的場地也從健身房、操場慢慢擴大到陣地、哨所。

  放眼全軍更多部隊,軍事體育教員來了!相信,隨著一大批像劉書利、傅濤這樣的弄潮兒加入,軍事體育對戰鬥力的貢獻率將會越來越大。

  軍體教員陳振宇為戰士講解400米障礙課目的動作要領。曾梓煌攝

  上崗150天:軍體教員陳振宇的“煩惱”

  ■王 超

  5個月前,被任命為連隊軍體教員的那一刻,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副連長陳振宇有些喜出望外。儘管軍校期間所學專業是電子工程,但他自認為,這個崗位很對“胃口”。

  這位畢業3年的年輕軍官個頭不高,卻有個響亮的綽號——“肌肉男”。無論是在連隊還是休假在家,健身房都是陳振宇每天必去的場所。可以説,健身鍛鍊是他的最愛。

  接到軍事體育教員任命後,陳振宇精心構想著心中的訓練藍圖,一心想燒好上任後的“三把火”。出乎陳振宇意料的是,這“三把火”非但沒燒起來,他卻首先遭遇連隊戰士懷疑的目光。

  一些老兵的經驗一茬茬傳下來,已經成了默認“教材”,想糾正一些不科學的方法太難了

  那天,見陳振宇正在鼓搗施訓方案,連隊通訊員齊全亮湊上前,和他有了這樣一番對話:

  “副連長,軍體教員真的有用麼?”

  “怎麼沒用,軍校的體育訓練就是教員專門組織的。”

  “連隊不是軍校,除了卡表,我想不出軍體教員還能幹什麼。”

  “卡表誰都可以,我負責的是整個連隊的體育訓練。”

  “這麼多年來,連隊沒有軍體教員,訓練不一樣在搞?”

  一番對話,幾多尷尬。那一刻,陳振宇只有一個想法:用事實證明自己,證明軍體教員絕不是可有可無。

  那些天,他憋足了勁,加班加點研讀《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還找到了不少相關教材。初步方案出來之後,他還聯絡到了母校國防科技大學軍體教員、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畢業生郝鑫,讓他把把關。幾經修改,這份承載著他滿心期望的方案,終於得到了郝博士的認可。

  陳振宇信心滿滿地拿出了這份方案。儘管和通訊員的一番對話讓陳振宇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他仍然沒有想到質疑聲如此強烈:“這些訓練方法很新,看起來也很好,就是不知道實施起來效果怎樣”“太不靠譜了,每天體能訓練就這麼點時間,不出汗的課目安排這麼多”“許多課目,我們聽都沒聽説過,更何談怎麼組織……”

  好在連隊主官還認可,這份方案算是通過了第一關。但接下來,陳振宇推行方案幾乎步步被懟。

  組織五公里訓練,不少班長覺得“跑個五公里搞這麼多準備活動,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組織趣味類體育鍛鍊,有些人説他“不務正業”“組訓不實”;組織小肌肉群訓練,幾名骨幹直接跟他説“找不到器材”……

  “其實大綱對軍事體育訓練有非常具體明確的要求,但許多組訓骨幹寧願相信自己的經驗,也不相信科學方法。”陳振宇説,一些老兵的經驗一茬茬傳下來,已經成了默認“教材”,想糾正一些不科學的方法太難了。

  不少上崗的軍體教員,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陳振宇式”的煩惱

  陳振宇所在的海防旅是2017年新調整組建的部隊,整編後的基層營連多了軍事體育教員這一新崗位。

  根據上級的定崗要求,軍事體育教員暫時由基層副職兼任,少數沒有副職編制的連隊則由主官兼任。不少上崗的軍體教員,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陳振宇式”的煩惱。

  談及自己的組訓經歷,該旅一營一連軍體教員李振航也很無奈。

  部隊有個説法叫“炮兵練嘴,步兵練腿”。李振航所在的連隊就是步兵連,不少組訓骨幹把這句話奉為圭臬。

  李振航按照自己的方法組織體育訓練一段時間後,班長們急了:“新兵訓練成績不見提高,還不如以前那種高強度、高爆發的訓練方式奏效。”但李振航不為所動,堅持循序漸進。

  有些骨幹明顯不吃這一套。沒幾天就有班長主動給班裏的新兵“加餐”:天還沒亮,班長就帶著新兵起床,先是在大陡坡上來回衝刺熱身,大汗淋漓之後,便開始單雙杠、俯臥撐、鴨子步等高強度練習,直到開飯的哨聲響起。

  李振航想阻止,但班長有自己的理由:他們底子差,訓練必須加量,他當年的班長練得比這狠多了。

  然而,這名班長在參加完上級的體能比武不久後,被診斷為腰肌勞損,必須臥床休息,不能再進行高強度、大負荷的劇烈運動。

  “訓練傷病是不少基層官兵心中的‘痛點’,許多傷情其實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組訓避免。” 國防科技大學軍體教員郝鑫博士説,基層部隊軍體教員的職責就是指導連隊科學組織體育訓練。

  顯然,不是所有官兵一開始就能接受軍體教員口中的“科學訓練”。相當一部分官兵對軍事體育的理解就是跑步、單杠練習這些常見的訓練方式,對軍事體育基本理論、訓練傷預防知識知之甚少。

  還有一些質疑來自政績觀的困擾。有些基層主官直言:“也想放開手腳讓軍體教員自由發揮,但體能考核成績是連隊軍事訓練的重要指標,萬一弄砸了,責任誰擔?”

  這個問號,也常常壓在陳振宇的心頭。上崗150天,他每天在這種壓力中度過,一些原本沒想到的答案開始浮出水面。

  “我當年就是這麼練出來的!”面對這句老兵口頭禪,軍體教員的“説服力”在哪

  在磕磕絆絆的組訓過程中,陳振宇開始理解那些質疑他的官兵——

  自己沒有經歷相關的培訓、軍事體育訓練到底懂多少,戰士心裏沒底,質疑太正常不過;自己組訓經驗不夠,成績不明顯,戰士自然更願意相信身邊的“榜樣”……

  陳振宇越來越覺得自己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赤腳醫生”。如何讓大家相信自己?戰士們看似固化思維的背後,其實是自己的説服力不夠。

  “我當年就是這麼練出來的!”一些素質過硬的老士官嘴邊常挂的這句話,在戰士中間具有強大的“説服力”。陳振宇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作為軍體教員,他的“説服力”在哪?

  想通了這些,陳振宇才意識到,最大的煩惱不是戰士不理解自己、不相信科學方法,而是自己的能力恐慌。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那一份組訓方案,的確有不妥的地方,也難怪大家難以接受。”陳振宇説,新編修的《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規範了基礎體能、實用技能、崗位適應等7大類120多個訓練課目,自己當時只是憑著直覺做訓練計劃,儘管也諮詢了專業人士,但還是有好多不合實際和不合理的地方,説白了就是軍事訓練深層次的原理規律沒有弄清楚。

  “現在才發現,好的‘健身教練’未必是好的軍體教員。”陳振宇説。

  如今,上崗已五月有餘的陳振宇,內心平靜了許多。他終於找到了發力點,開始學習軍事體育訓練理論、訓練傷病預防等方面的理論,不斷向院校軍體教員“取經”,研究基層體育訓練的特點規律。

  “陳振宇式”煩惱,映照的不僅是軍事體育教員來了之後的種種現實,還有隨之而來的諸多課題

  陳振宇的煩惱暫時告一段落。但在這個旅,仍有部分軍體教員還在煩惱中徘徊,有的連隊體育訓練又回到了老套路。

  談及這支年輕的軍體教員隊伍,該旅旅長楊振英滿心期待,卻也感到擔憂。“軍事體育教員隊伍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遠未達到預期的組訓效果,這條路還很長。”他説,個別教員把兼任當成無關緊要的職務,認為軍事體育訓練由骨幹組織就行;有的想幹好,但又沒有信心和勇氣,擔心能力不夠;有的拿出了思路,形成了方案,但推進不久就因為各種阻力而終止了。

  “陳振宇式”煩惱,映照的不僅是軍事體育教員來了之後的種種現實,還有隨之而來的諸多課題——

  比如,基層有了軍事體育教員以後,軍事主官在軍事體育訓練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比如,有沒有後續的培訓措施,讓這些“業餘”的軍體教員專業起來?

  比如,除了行政任命軍事體育教員,還能不能採取競聘上崗的方法,增加教員隊伍的權威性……

  某種意義上,這是比訓練傷病更為深層次的“痛點”。解決這一“痛點”,僅靠軍事體育教員一人一崗之力,顯然是不夠的。

  幸運的是,陳振宇所在的這個旅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他們積極聯絡院校的軍事體育訓練專家來部隊開展培訓,為軍事體育教員優化訓練場地,提供他們所需的器械和訓練輔助工具,同時把一部分有體育方面特長的幹部戰士劃入軍事訓練組織體系,努力讓這支隊伍健壯起來。

  “硬體”方面的改善容易,但配套“軟體”設計卻沒有那麼簡單。“條令條例裏對每個崗位都有著具體的要求,但軍事體育教員的崗位要求具體是什麼?”該旅作訓參謀寧雲飛説,現在和軍事體育教員相關的配套規定和制度還沒下發,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借鑒院校軍事體育教員的經驗和單位之前在體能組訓骨幹培養上的一些好做法,來指導基層軍事體育教員。

  過程或許曲折,但目標卻很清晰。談及未來,寧雲飛和陳振宇都相信,軍事體育教員在基層部隊的到來,必將帶動基層官兵身體素質的提高、帶動戰鬥力的躍升。

  基層為什麼需要專業軍體教員

  ■王 超

  軍體教員出現在連隊的那一天,南部戰區某海防旅一連班長盧安華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連隊曾經公認的體能訓練尖子,巔峰時期體能成績“好到沒朋友”,如今已被腰肌勞損困擾多時。最嚴重的時候,盧安華連走路都感到鑽心地痛。在臥床休息的那段日子,盧安華不止一次回想起以前為了提高訓練成績,不顧一切衝向終點的情景。“要是當時旁邊有懂行的人指導下就好了。”他説。

  盧安華的盼望,也是大多數基層官兵的心聲。“關於軍事體育訓練,你最關心什麼?”某部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99.7%的官兵選擇了“減少訓練傷病”;94.6%的官兵希望“提高訓練的成績”;91.3%的官兵希望“訓練的內容更加豐富有趣”。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基層官兵對專業軍事體育教員的需要與渴望。

  “有些人覺得軍事體育訓練很簡單,誰都能搞,但實際情況是,不少組織者根本不懂,有的訓練理念本身就是錯的。”多次參與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調研的海軍軍醫大學教授包瀛春説,許多連隊組織軍事體育訓練常年就是5公里、仰臥起坐、俯臥撐這“老三樣”,不僅與時代脫節,而且與當下部隊戰鬥力生成嚴重脫節。“也不是説‘老三樣’不好,但我們必須從‘老三樣’中走出來。”他説。

  對此,南部戰區陸軍某旅軍事體育教員李振航以俯臥撐為例説:“不僅僅是做多少個,還要看怎麼做,比如標準的、直推、窄推、寬距、斜下,方式不一樣,鍛鍊的肌肉群就不同。”不同的軍事技能訓練需要不同單項的軍事體育訓練作為支撐,通過不同肌肉群的針對性練習以及身體靈敏性協調性訓練,才能讓軍人的身體更加符合戰場的需求。

  “專業軍事體育人才的缺乏,是導致基層粗放式的訓練的主要原因,體育訓練和作戰技能訓練結合不緊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武警工程大學共同科目教研室的軍體教員倪紅軍説,基層官兵身體素質失衡的現象很普遍,許多戰士耐力相對較強,但力量、速度、協調和柔韌素質相對偏弱,連隊攀、爬、跳、投、挖、搬等基本能力訓練組織力度不足。

  這樣的不均衡在一些課目考核中可見一斑。翻開基層連隊訓練成績登記表,“老三樣”課目的優秀率、及格率都大幅度高於400米障礙、輕裝五公里等與實戰結合較為緊密的課目。

  在一份份成績登記表上,倪紅軍還發現了另一個現象:不少連隊訓練成績的記錄,已經連續多年沒有被打破過了。

  在該旅一營三連,400米障礙的記錄是1分34秒,五年前由一個叫陶此洪的戰士創造並保持至今。值得一提的是,陶此洪當兵前曾在建築工地工作,身體素質非常好。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在‘蜜罐裏’長大,從小到大都是在一個個教室、一個個考場度過,體育鍛鍊不夠帶來身體素質下降。”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袁熊説,時代變了,官兵的身體狀態也變了,如果沒有專業的軍事體育人才,仍由幾十年的“老辦法”來指導如今的訓練,肯定會影響到部隊戰鬥力生成的質效。

  其實,專業的軍事體育教員這一崗位早在我軍一些特殊的戰鬥單位中出現了,並且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空軍飛行員中有這樣一個説法:每一個“金頭盔”都有一顆“大心臟”。就像一架先進的戰機,為了性能出眾,就必須得用高質量的材料來打造一樣,“金頭盔”獲得者,要想擁有過人的技戰術水平,身體綜合素質必須出類拔萃。

  “在問鼎‘金頭盔’的征途上,飛行員的身體素質始終佔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這離不開專業性的指導訓練。” 空軍首屆“金頭盔”獲得者、飛行員王海峰説,他的一項重要生理指標——肺活量,就是在沙灘足球這項運動中提高上去的。這項小眾運動的開展必須要有專業教練的指導實施,否則就有可能導致訓練傷。

  沙灘足球能幫助“金頭盔”練就一顆“大心臟”,但不同戰位對軍人身體素質要求的側重點是不同的。這種差異性和針對性要通過怎樣的訓練去實現?

  顯然,這些問題需要專業的軍體教員來回答。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