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孔華)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很多加快推進“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開始嘗到了甜頭,也有人在逡巡不前。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説,“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區域都是政治、制度、經濟、市場、經營風險最高的地方,同時,也是國際競爭最薄弱的地方,有大量潛在需求,擁抱“一帶一路”倡議,才能做優做大做強企業的市場蛋糕,同時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贏得寶貴的迴旋時間和空間。
成立於1991年的亨通集團,主營業務為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産品的研發、生産與銷售,16年前,亨通集團開始走出去戰略,沐風櫛雨,16年後,這個原本名不經傳的中小企業躍升為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
“我們打開海外市場,就是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始的。如今,我們海外營收的2/3來自於這些地區。”亨通集團創始人,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介紹,亨通的國際化已走過16個年頭,雖然期間遇到了種種困難、曲折和教訓,但國際化的信念從未動搖過,因為,只有走出去,才能在國際産業分工當中贏得發展空間。
走出去,往往面臨國內意想不到的風險。
2011年,亨通集團爭取到埃及投標資格的第二年,埃及政局動蕩,派駐埃及的海外團隊在住處能清晰地聽見槍聲。是撤退還是堅守?最終,亨通人選擇咬牙堅持。一年後拿到第一筆訂單,成為進入埃及電信市場的唯一中國企業。如今,亨通在埃及市場佔有率逐步提高,已經成為埃及電信主要的光纖通信産品供應商。
華為也是“走出去”的最佳典範。
“華為發展的早期,曾經有70%的訂單來自海外,這些海外訂單絕大多數在‘一帶一路’沿線不發達地區,如果沒有早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沒有走向偏遠、危險、貧窮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就不會有今天世界級的企業華為。”張燕生説,“走出去,面臨很多風險,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地方都是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制度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最高的地區。但是跟歐美發達國家的全球大跨國公司相比,我們沒有優勢在成熟的商業環境中競爭,只得到這些最具風險的地方去培養狼性開闢新市場。”
張燕生因此將“一帶一路”戰略形象地比為“新上山下鄉運動”、“新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大致涉及65個國家,總人口44億,生産總值23萬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的62.5%、28.6%。“一帶一路”著眼于歐亞大舞臺,也決定著世界大棋局。
張燕生認為,中國企業一旦在“一帶一路”上大有作為,不僅將擴大企業自身的市場,也將會給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贏得寶貴的迴旋空間和時間,從而讓中國擺脫過去30多年形成的代工發展模式,走向自尊、自信、自強的大國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