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國防行】在大山深處 有一種精神叫“樂守邊關”

軍事新聞 來源:求是網 2018年09月26日 20: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迎著淅淅瀝瀝的秋雨,翻越崎嶇山路,9月23日,記者來到中哈邊境群山深處——新疆伊犁河谷最北端卡拉喬克山腳下。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需要哪去,哪艱苦哪安家……”昂揚嘹亮的歌聲在卡拉喬克山巒回蕩。

  這裡駐紮著一支“紅色連隊”——新疆軍區阿拉馬力邊防連。

  阿拉馬力邊防連戰士。張芯蕊 攝

  “三峰駱駝一口鍋,兩把鐵鍬住地窩。”這是阿拉馬力邊防連中流傳的一句順口溜。

  在連史館,連隊戰士向記者講述了56年前那段崢嶸歲月。

  曾經,阿拉馬力是一個無人值守的坐標點。1962年,第一代建站官兵一行11人,牽著三峰駱駝,背著一口鍋,攜帶兩把鐵鍬,徒步翻山越嶺兩天兩夜,來到了卡拉喬克山腳下安營紮寨。他們白天巡邏放哨,晚上睡地窩子,硬是在阿拉馬力蓋起了哨所,建起了邊防站。

  從此,中國軍人在這崇山峻嶺中扎了根。

  艱苦的環境磨礪出守防官兵的昂揚鬥志,孕育出戍邊軍人的樂觀精神。時任伊犁軍分區宣傳幹事的李之金深受鼓舞,創作出了這首《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一時間,歌聲唱響軍營內外。

  連隊官兵學唱連歌。張芯蕊 攝

  如今,這首膾炙人口的紅歌已經成為阿拉馬力邊防連的連歌,是全連戰士堅定信念紮根邊關,履行忠誠使命的寶貴精神財富。不論是新兵入伍,還是幹部到任,學習連史是他們駐紮軍營的“第一堂課”,唱響連歌是他們入營學唱的“第一首歌”。

  連隊的生活是艱苦的,但這裡的戰士總是樂呵呵。

  綿延起伏的山脈上,“樂守邊關”四個大字格外醒目。張芯蕊 攝

  “你看到山上‘樂守邊關,書寫軍魂’那幾個大字了嗎?”隨聲望去,記者看到,在綿延起伏的山脈上,用石頭和白灰鐫刻的八個大字“樂守邊關,書寫軍魂”,在茫茫雲霧中若隱若現。

  “我們要讓每個戰士起床看到的不是冰冷荒涼的大山,而是‘樂守邊關’。”2015年的退役老兵,阿拉馬力邊防連第16任指導員臧趕伏對記者説。

  一首紅歌傳唱56載,紅色基因在阿拉馬力邊防官兵中賡續傳承,這是他們最堅定的信念和最純潔的信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阿拉馬力戰士鐵心戍邊。

  每一個哨卡,每一座界碑,都是一部飽經滄桑的歷史,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跟隨阿拉馬力邊防連連長李成和他的巡邏隊伍踏上巡邏路,不多時,記者的步伐就已經略顯沉重,稍有不慎便會滑下山坡,但戰士們的步伐依舊堅定鏗鏘。

  阿拉馬力邊防連戰士巡邏途中。

  一望無際的邊境線,不分晝夜的巡邏執勤,邊防連的戰士靠“數螞蟻”“滾石頭”排解執勤時的孤寂,他們憑藉堅強樂觀的心態、忠誠堅定的信念,踐行著新時代邊防軍人的神聖使命。

  一條崎嶇的巡邏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守防官兵的苦與樂。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大山深處的一草一木;他們用傲然挺拔的身姿,築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祖國要我守邊卡,翻山越嶺去巡邏,敵人侵犯決不饒他。”正如歌中所唱,為實現“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化邊海空防”,阿拉馬力邊防連的戰士用青春和付出,紮根駐守在邊防前線,築夢強軍目標,構建現代化的銅墻鐵壁。

  “作為新時代的戍邊軍人,我們要傳承前輩們的優良傳統,攥緊戍邊衛國的‘接力棒’,完成守護祖國邊防穩定、社會和諧安寧的忠誠使命。”李成對記者説。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