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光榮歲月

劉效禮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紀實臺 2011年08月26日 10:52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五 

     1986年10月為紀念長征勝利50週年,我率隊拍攝10集紀錄片《長征·生命的歌》,過了10年為長征60年又推出了10集紀錄片《長征·英雄的詩》,又過了10年——2006年為長征70年,後來的軍事記者們推出6集紀錄片《長征·不朽的魂》。 1987年,為紀念建軍60週年,我率隊拍攝了12集紀錄片《讓歷史告訴未來》引起轟動,北大、人大、廣院等首都好幾所學校曾邀攝製組座談,又過了10年——1997年我們推出10集紀錄片《背負民族的希望》,江澤民同志題寫了片名,2007年新一代的軍事記者為建軍80週年推出紀錄片《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這一年我以全軍英雄模範代表的身份出席了新中國成立後只開過三次的全軍英模大會,領導説我當之無愧,其實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我已退休4年且很少立功。

六   

    1988年底,中央電視臺為確定中日合拍《萬里長城》的總編導人選,第一次採用招標方式來進行。我不知道任何背景,又經不住同事們的鼓動,貿然闖進了時任副臺長的陳漢元的辦公室,還帶著幾個幫腔的。説了半個小時,陳漢元拍板了:“你中標了,但有一點要明確,是你個人中標,不是你軍事部。”長城攝製組一班人馬隨後在八達嶺外的一個部隊倉庫的招待所裏討論了五天,最後達成共識:一定要創新,決不留後路,即便生個醜孩子也要醜得嚇人一跳。其實,我心裏還憋著一口氣:中國軍人絕不能輸給日本人,一定要超過他們! 在這場前途未卜的冒險中,我率領著攝製組40多名有探索精神的小夥子,從北京故宮的午門開拍,途經長城沿線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開始了長達3年的拍攝。這是讓我終生難忘的一段經歷:在西出陽關的第二天,在一個叫馬圈彎的地方,長城只是一段高僅3厘米、寬50厘米的遺跡,向西就再也見不到它的蹤影了;在沙漠中追趕野駱駝時,汽車突然爆胎,接著是迷路、通訊中斷,第二天意外發現已闖入1964年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爆炸的地方,看到了張愛萍將軍題寫的“中國首次核試驗爆心”的石碑;立下“生死狀”,穿越死亡之海——羅布泊,曆險18天。10次穿越中國核試驗場,終於找到古樓蘭的烽火臺…… 1991年11月18日,中國中央電視臺和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同時播出《望長城》(日本片名《萬里長城》),雙方都創下紀錄片的最高收視率。8年之後我到法國考察,巴黎《歐洲時報》節目表上還有《望長城》的預告。  

    《望長城》奠定了聲畫合一、客觀紀實的紀錄片新模式。直到今天仍被視為中國紀錄片的吶喊,是中國電視屏幕的一場革命。還有人還説《望長城》顛覆了中國電視屏幕。

 七 

    1992年2月,首都電視界舉行了一次《望長城》的研討會。我的老領導原新聞部主任夏之平説:“我是看著劉效禮長大的,長城擋不住他,我相信他還會有大作品問世。” 

    1993年初,我提出拍攝《毛澤東》的具體設想,楊偉光臺長拍板定案:“你們是國家隊,要拍出國家隊的水平。”此時,距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100週年還不到8個月。 在編導闡述中,我講了核心的要點——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但他決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片名就叫《毛澤東》,無須任何修飾,因為毛澤東本身就是一座豐碑;我們的任務就是用電視的手法為毛澤東立傳,為20世紀的中國立傳。我特別強調了“要站著拍,而不是跪著拍。”意思是以平視的角度,展現一個歷史真實的毛澤東,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突破過去對領袖人物的神化。 

   1993年12月26日,長達600分鐘的紀錄片《毛澤東》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黃金時間播出後,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四套和香港亞視、美洲東方衛視也先後播放了這部巨片,走下神壇的《毛澤東》在海內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收視率達29.8%。香港亞視的廣告詞説“扮演的毛澤東(電視劇)走了,真的毛澤東來了”,有的觀眾甚至買了這部片子的錄像帶給女兒當嫁粧。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