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劉效禮:《望長城》體現紀錄的力量

劉效禮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綜藝 2011年08月16日 16:55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紀錄”的革命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沒有照片。

  1991年11月18日,《望長城》終於迎來了接受考驗的日子。這一天,《望長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劉效禮的整個團隊都在焦急等待最後的“審判”。

  令他們欣慰的是,《望長城》一經播出就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業界和學界好評如潮。有學者評價説:《望長城》是真正的“返樸歸真”!“《望長城》片中主持人成為了一個角色,帶領觀眾沿著長城兩岸去感受人情冷暖、人間真諦;長城成為載體,片中重點表現的是長城兩邊的人,他們成為《望長城》的主角。”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朱羽君認為,“在意識形態至上的電視觀念長期壟斷電視創作的時代,人們對專題片居高臨下的説教已經十分反感。在這樣的背景下,《望長城》的出現著實讓中國觀眾領略了一次久違的感動,該片所奉行的紀實手法更是給當時陳舊的紀錄片創作觀念帶來顛覆性衝擊”,朱羽君稱《望長城》為“一場屏幕上的革命”。

  事過境遷,2008年,距離《望長城》的初期創作整整20年,中國電視從改革開放至今已走過漫漫30載。劉效禮説,自己有幸見證了中國電視的艱難起步、蓬勃發展、路經的坎坷,以及轉型的陣痛;同時也經歷了紀錄片事業的興盛衰落、跌宕起伏。

  “放眼全球,紀錄片復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2600個電影節,其中關於紀錄片的有300多個,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紀錄片當作媒體播放的主要形式。對紀實手法的重視和運用已成為故事片發展的前沿趨勢。”劉效禮分析説,應和著全球紀錄片復興的大趨勢,中國紀錄片的創作環境應該進一步優化。

  但是,他話鋒一轉,“就目前國內情況而言,中國紀錄片離市場化還很遠。”儘管中國紀錄片在市場化的進程中不斷嘗試欄目化、頻道化等探索,但是國內紀錄片市場還沒有培育起來。“國內紀錄片的受眾畢竟不是大眾,就像住五星級酒店的肯定是少數一樣”。

  劉效禮認為,電視紀錄片在市場開拓上應該向電影人學習。“紀錄片在電影市場上具有巨大潛力,前幾年《鳥的遷徙》、《帝企鵝日記》、《白色星球》以及去年的《南京》,這些國外紀錄電影搶先驗證了紀錄片在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上的巨大潛力。”

  提及對中國紀錄片未來前景的期許,這位65歲的老將軍突然停頓下來,意味深長地説,“記得當時很多人説在《望長城》之前,中國沒有紀錄片,《望長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其實,我認為《望長城》體現的正是一種‘紀錄的力量’。”

  劉效禮如此闡釋他眼中“紀錄的力量”: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沒有照片。一個鏡頭,可以承載一個故事,甚至一段歷史的流變;一段影像可以承載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在今天,電視人絕對不是被動記錄時代的工匠,而是時代變遷進程的參與者、建設者、思考者……(來源:《綜藝》 作者:劉靜 )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