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07年,中國紀錄片生態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各種影像、各種聲音構成了今日中國社會的復調性旋律。回顧這一年不同階段、不同時機推出的一系列與歷史事件或當今現實緊密關聯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紀錄片進一步實現著對於歷史事件的現實化注解和對現實事件的歷史性紀錄。彰顯主流意識形態的文獻紀錄片成為一大亮點,並且努力把歷史影像與現實進行對接,讓歷史影像在當代政治邏輯的構架中完成新的意義系統的組合和建構。人文社會類的紀錄片也依然是主要形態之一,不過在人性理念的導引、人文關懷的旗幟下,一些紀錄片開始超越社會因素的引力,進行著更貼近內心的表述。首次出現的自然類商業紀錄片,不僅為紀錄片的經營運作提供了一個案例,更完成了一次尋求人類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理念上的洗禮。
同時,這一年裏中國紀錄片相關活動的頻繁出現,國民對於紀錄片的熱情日漸提升,尤其是國家高層對於紀錄片關注度的加強,顯現出中國紀錄片影響力的提升。這一切,無不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國紀錄片春的萌動。
筆者通過對紀錄片界重大活動的回顧、重要作品的解讀、重點研討會議的觀照等角度,對2007年中國紀錄片整體的生態進行盤點,意在描摹這一年中國紀錄片領域初顯的種種有意味的印跡。
常規的活動,超越常規的內涵——2007年紀錄片活動縱覽
縱覽2007年中國紀錄片界的一些重大活動和事件,雖然多半是例行的常規性安排,卻多半能從中解讀到超越常規的內涵。
第十三屆上海電視節于2007年6月11日拉開帷幕。因為即將迎來改革開放30年,電視節開幕晚會《我們在場——中國紀錄片30年》選擇了用紀錄片的視角回顧這段崢嶸歲月,這既是對改革開放正確決策的呼應,也是對紀錄片人書寫歷史的一種致敬。在悠揚的《長江之歌》中,大量紀錄片經典鏡頭交替出現,與鏡頭緊密相連的是30年裏發生在中國的大事:從民工潮到申奧成功,從香港回歸到神州五號返回……晚會從“紀錄片人在場”説起,由“家國情懷”説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編導用改革開放30年中重要的紀錄片影像資料梳理了這段風雨歷程,寓意雋永。
晚會還邀請一大批紀錄片導演,在有聲有色的影像之中,講述當年拍攝紀錄片背後的人與事,以此見證中國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6月14日,上海電視節舉辦了以“紀錄片的國際語言”為主題的論壇,邀請到了法國紀錄片編導凱瑟琳·雷默、自然歷史頻道總監以及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獲得者韓國的崔明慧等人參加。近年紀錄片在悄然發生變化,該論壇圍繞紀錄片的主題內容、表現手法、經營策略乃至品牌建設等話題展開討論,意在從紀錄片本體、生産流通的各個環節乃至營銷等角度分析追蹤這種變化。最後,在6月15日上海電視節的頒獎典禮上,包括《戈林》在內的多部作品獲得了肯定,分別獲得最佳歷史文獻類、最佳自然類、最佳社會類等分類獎項,《馬戲學校》獲得本屆電視節“白玉蘭”評委會大獎。它講述了一群孩子在成為職業馬戲演員前的艱苦經歷。該作品是一個關於生存和競爭的故事,作者從小演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細密的人性體驗,觀者也能從影像中感受到整個社會匆匆的腳步。這種主題的選擇,本身就是對時代語境的一種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