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對話:經營歷史

高峰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央視網 2011年10月20日 15:08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導語] 應電視文獻紀錄片《中國電影100年》總編導王美彪的邀請,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廠長高峰就提出的“經營歷史”的發展策略接受了採訪。分別從經營歷史的現實選擇、發展思路、具體步驟、理論意義以及在中國電影産業改革中新影如何獨闢蹊徑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被採訪人: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兼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廠長 高峰
       採  訪 者:32集電視文獻紀錄片《中國電影100年》 總編導、總撰稿 王美彪

       王:廠長,您到新影以後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口號,叫做經營歷史。這是過去新影從來沒有過的思路。我個人認為,它不僅是個響亮的口號,而是凝結著某種基於發展策略的深刻思考。遺憾的是,還有很多同仁對此缺乏準確、明晰和深入的思考。因此,有必要請您對經營歷史這個概念做詳細的闡述。

  高:其實我發現一個電影廠的優勢,實際上任何一個電影廠,只要是電影製片廠都有。
  

  王:哦?那是什麼呢?

  高:故事啊!就是隱藏著的歷史。


  王:嗯,那對新影來説,可算得上更加直接了。

  高:對,你一進新影,你看這廠房啊,都挺破舊,你看這房子,都是50年代的,覺得感覺很沉重,實際上沉重是一種概念。


  王:既成的概念。您是否對這個概念萌發了轉換性創造的想法?

  高:我覺得,任何一個電影製片廠,只要是叫做廠,有廠這個概念,它肯定背負著一個很沉重的歷史包袱,這毫無疑問的,它肯定不會像現在一些影視公司那麼活躍,因為這個歷史包袱不是這兩年帶來的,而是長時間電影的生存狀態所帶來的:電影廠往往人員比較多,技術裝備呢又日漸落後。所以我覺得要把一個廠經營好,能夠把它變成一種動力開發才是對的。這個歷史包袱,如果你看它是包袱,就永遠是包袱。包袱就意味著沉重,可是我們如果換一個名詞來解釋這個沉重的話,就能從這個沉重中體會出一種厚重的感覺,那麼貶義詞就變為褒義詞了。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我不太贊成它很沉重、它的包袱很沉重,我覺得它很厚重。正因為這個厚重,我們才有這种經營開發的可能性。因為這厚重,就厚重在它的歷史的概念上。它有四萬多本膠片,這個資源我覺得是唯一性的,而且應該説全國、甚至於全世界很難有的,只有新影廠能有這麼多。四萬多本膠片的資源,換算成分鐘和小時,就得有40多萬分鐘,7000多小時,這樣的影視資料,我覺得不能説不是一個寶貴的資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別人也沒有的。我覺得這個歷史應該去經營它,所以我們提出“經營歷史”這個概念,怎麼能把我們這個厚重的歷史給經營出來,而不再看作是一種沉重的包袱。不過經營歷史,得用一種新的方式去經營,而不能一尺一尺地丈量我們的膠片去賣,那屬於純粹靠底片在生存。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去經營歷史,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王:很顯然,您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擯棄過去那種賣原材料的傳統做法。

  高:對!賣原材料永遠是一種被動的買賣關係,就是説你買我才能賣,你要不買,我就沒法發展,我那膠片只能在我的庫裏,那就長毛了。我覺得那談不上經營。經營的概念是一種主動性的策略方式,否則就是一種收購關係。收購關繫上,我們的歷史永遠經營不起來。電視技術的發展,引發了“經營歷史”這一概念,所以我們現在要開辦專門為我們的膠片建立的電視頻道,首先利用電視手段去經營我們的膠片。這樣我們的膠片有自己的出處了。我們不僅不靠出售膠片資料生存,而且還因為有了自己的頻道,能夠控制我們自己的膠片的出口,就是由我們自己來經營,不僅經營這些歷史資料,而且經營我們自己所開發的産品,這樣我們的膠片就能有更大的用途。
  我個人認為,像我們為膠片所辦的老故事頻道,還只是一個初級的開發。我們應該有一個立體的開發,像金字塔構架一樣開發的模式,就是説我們把自己的産品,先做初加工整理,變成我們整個電視頻道的一個基本素材和基本的操作方式,然後用我們已經初步開發出來的這個影片資源,去製作更精細一些的適合中央電視臺或者其它電視臺播出的電視産品,乃至開辦一些欄目。再往上一個層次,我們可以利用更有文化價值、更有開發價值的部分資料去衍化、製作成高清節目,投入高清節目的市場。我們正在積極申辦高清電視頻道。那麼再往上,我們製作從膠片自身衍化的節目,其實我們每年也在做一些膠片自身的節目,利用我們的資料。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在攝製我們新的故事片和電視劇的時候,我們也充分考慮到新影廠的特點,我們所拍的故事片和電視劇,可以和新影的音像資料融合在一起。比如説我們新影廠正在做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戰地攝影日記》,當中就有大量膠片資料,歷史的真實片段穿插在戲劇故事當中,它首先使人感到很新鮮,另外還凸顯了新影特色。我們就應該永遠發展具有我們自身特色的影視劇。

  王:您在樹立品牌,任何一個好産品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品牌,任何一個製作産品的人,都應當明確自己的品牌意識。

  高:我們不打都市品牌、農村品牌,或者是軍事品牌,或者是什麼懸疑片之類的品牌,等等等等。那樣的品牌,屬於別人的經營,我們只經營自己,經營我們的歷史品牌,經營這100年有膠片歷史的歷史品牌。我想這就是我們獨有的。

  王:對我們新影人,完全有理由説歷史本來就在我們的眼中。

  高:20年來吧,電視逐漸強大,它的記錄手段不斷更新,已經留下了很多音像歷史。但是差不多在20年以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像歷史,它都是在膠片這樣一個載體上記錄下來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作為我們國家唯一的新聞紀錄電影生産基地,準確地講,它不僅僅是拍紀錄片,更是靠真實記錄在反映中國發展變化著的社會文化狀態。這個優勢我覺得不可低估,我們應該能把它經營得很大。  

  高:過去説,現在也是這麼説,歷史總是螺旋式地發展,或者説是一種接力賽跑。我覺得作為電影人,一度很榮耀,後來由於電視的發展,使電影人感覺到各方面不夠盡如人意。但是,我覺得電影人相比電視人來説,有很多長處:比如視覺、聽覺藝術上所需要的各種手藝,無論是在攝影技巧,還是燈光服化道等等一系列的藝術要求上,電影人是優於電視人的,因為電視在操作層面上過於先進了,過於技術了,預製功能啊,或者一些什麼功能,它過於先進,使人無須動過多的腦筋,無須有太多的技巧,那麼這樣呢,更凸顯了我們電影人這些手藝的金貴了。

  王:此一時彼一時。四海尋活計謀生求發達,靠的就是一身過硬的真手藝。所以不能因為時代在進步,電影人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手藝優勢。忙中出錯,往往並不因為自己技不如人,而是不懂得獨闢蹊徑,劍走偏鋒。所以,不能審時度勢,也就不能揚長避短。智慧是一種力量,經營正需要這種智慧,這種力量。

  高:當音像歷史發展到一個需要有更清晰、或是視覺衝擊力更大的要求時,包括整個視聽藝術的要求,需要有更大、更強的欣賞享受的時候,那麼實際上也就是更需要電影手段的時候了。比如現在的高清晰電視,它發展的趨勢,就需要像有電影人這種藝術感覺和這種手藝的人去拍攝,我覺得這又成了我們的優勢了。

  王:國家廣電總局早就把2004年定為數字電影的發展年。

  高:將來在數字電視當中,在高清電視當中,我們去凸顯我們的這個本領,我想我們不僅是和電視又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可能還處於一種領先的位置。

  王:實際上我們引進的世界先進水平的膠轉磁設備,就起到這個作用。

  高:咱們特意引進的這個設備。這個設備引進以後吧,它肯定會發揮很大的效益,你看啊,任何一個電視臺,它的標清節目,它只能是標清的,它不能再轉換成高清節目,而像新影廠留的這些資料,這些資料大概有7000小時的素材,7000小時,40多萬分鐘,就這麼多的資料,它可以任意地下轉為高清節目。所以説呢,它特別適應這個未來的發展趨勢,而這個是咱們電影人的有利條件。電影的手藝,幾乎被電視丟失了,但是在電影人那兒它還在。

  王:這就是競爭的優勢了。

  高:你像現在吧,中央電視臺拍了一些大的節目,都用高清拍攝大型紀錄片嘛,它首先要從新影廠借攝影,而且是必須的,你看最近拍的《鄭和》也好,《話説長江》也好。他們今天上午説拍《瀾滄江》,也説必須得用新影的攝影。為什麼呢,他要拍高清節目,其他的如果沒有電影攝影功力的人吧,很難把高清節目做好。

  王:實際上隨著影視高清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電影人重新獲得了一展身手的舞臺。

  高:我有一次跟人開玩笑,我説那個影視吧,就算哥倆吧,電影算兄長,電視呢算弟弟。這幾年兄長不是很景氣。日本有首歌,我老説,叫—— 《北國之春》。“家兄酷似老父親,一對沉默寡言人。”實際上電影它不像電視那麼火,但是家兄最大特點是,一般的所有家庭的家兄,都有一個特點,首先他把著家裏的一些老財産,被弟弟沒有看進去的一些財産;第二個呢,他總有一些手藝,家兄他留在家裏,他總有一些手藝,就跟那個你在農村的家裏頭,你就是,別説蓋房子,你就是搭一個雞窩,也得有簡單的手藝。我覺得現在他無論把著一個舊財産,還是把握著過去留下來的小手藝,他都能起到大作用,尤其是隨著整個電視節目逐漸向高清化過度以後啊,我覺得它這個作用可能越來越能凸顯出來了。

  王:從2002年開始,中國電影的産業改革步伐逐漸加速。無論業內業外,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市場、票房。新影歷來對此好像都反應遲鈍一些,其實在故事片的生産企業,這幾年一連串的産業改革措施已經産生了巨大的衝擊和明顯的影響。我本人也是近年來才掌握諸如box office(票房)這樣的單詞的。顯然也屬於反應遲鈍之列。

  高:佔領市場,有各個角度。我覺得市場假如是一個凸顯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這麼一座山峰的話,那麼要衝上這個山頂,應該有各種角度。我們以前吧,總是和別人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去登這個山坡,現在我覺得作為電影人來説,應該迂迴,應該找另外一個概念,也就是説以前被我們丟掉的東西,我們應該拿起來,我們把一種,我剛才説過,把一種沉重的包袱變成一種深厚的資源,帶著一個資源,從另一個山坡去上,去迂迴,去佔領這個市場份額,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必須做的。也不是説這樣做就非常好,而是我們只能這樣做,因為電影人,如果我們丟掉了電影這個概念,那麼我們再和電視臺一起,就無法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我們只能是落後,我們只能是看著別人發展,我們永遠跟在後面,或者我們電影人永遠在給電視打工。

  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是都充滿了辯證關係的,如果你發現電影人永遠在給電視打工的話,那麼從辯證的角度看,電影人肯定會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為世界上任何事物,它都是辯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們帶著我們的電影資源,帶著我們電影人的手藝,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們自己,去尋找另一個發展空間,我們會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我覺得既然是經營,既然是經營歷史,就應該和別人不一樣,所謂經營就是應該有自己的,按照自己的套路去適應市場發展,去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