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切都是電視的恩惠
從1986到1997,有人這樣串燒概括劉效禮和他團隊的作品:
《背負民族的希望》《毛澤東》執《中華之劍》;
《讓歷史告訴未來》《鄧小平》開《中華之門》;
讀《孫子兵法》與《軍事天地》譜寫了《長征·英雄的詩》;
《望長城》內外率《人民子弟兵》高唱《長征·生命的歌》。
1997年7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劉效禮少將軍銜。授銜結束後,總政主任于永波上將對我説:“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2004年2月,我退休了。那天一見面,袁守芳上將遞給我一張江澤民簽署的命令:批准劉效禮退休。
那一年,劉效禮61歲。
我想重歸人生起點,回到故鄉的土地上,當一個嬰兒
央視美麗女策劃、專欄作家董岩曾寫過一篇劉效禮的專訪,發表在《中華兒女》雜誌上,文章説,“退休後的劉效禮並沒有真正休息,他擔任了中國視協紀錄片學會的會長,還應邀成為一些高校的兼職教授。在中國紀錄片學會明亮而樸素的辦公室裏,劉效禮笑著説:紀錄片是屬於年輕人的。退休了,我就成了一個兵了。午後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很溫暖,在他純樸率真的笑容裏,我看不到一絲大師和將軍的影子。我知道,這些身外之物早已被他歸零了。”
今天,將軍深情地對記者説,50多年沒見的小學同學竟然是你的三姨,在侯鎮上學時,她經常讓我叫她乾娘,50多年我當過駱駝(吃苦耐勞),當過獅子(敢為人先),説不清獲得過多少獎,現在我想重歸人生起點,回到家鄉的土地上,下灣游泳打澎澎,撈魚摸蝦摳螃蟹,田間地頭割青草撲螞蚱,提著蝦醬罐子去上學,童年的生活並不全是清苦,也有幸福和歡樂。頂拐、貼樹皮、丟手絹都是在侯鎮完小上學時玩兒過的遊戲……
“借《壽光日報》向我的老師、同學問好,向家鄉的父老兄弟姐妹們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