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陳曉卿
14日,北京梅地亞中心,《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下文簡稱《舌尖2》)舉行首映發佈會。在主持人白岩松的介紹下,平頭、皮膚黝黑的總導演陳曉卿跑上臺,一臉憨笑地宣佈,時隔2年,《舌尖》系列美食紀錄片第2季,回歸了。18日起,《舌尖2》以周播的形式,每週五晚9點在央視1套呈現。
發佈會現場,陳曉卿穿著西裝,迎來送往。他也不惱,儘量表現出對在場所有人的體恤與熱情:認真地回答媒體提問;極力讚揚年輕的導演們和工作人員。
“差不多兩天都沒睡了。”當日下午,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陳曉卿,掩飾不住的疲憊。
《舌尖》不是我最滿意的作品
讀+:你覺得《舌尖》為什麼這麼火?
陳曉卿:有非常多的原因,一是大環境改變了,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東西,這是最主要的。第二就是央視對“紀錄片”的扶植。2011年央視成立了紀錄片頻道,紀錄片從創作到播出,都有了保證。
《舌尖》這個片子,從2002年、2003年就開始報,一直答覆題材好,但沒錢開拍。紀錄片頻道成立了,錢不是問題了。第三個原因,是團隊經驗、職業精神,或者説,用國際化的手段,來講故事的方法。
讀+:《舌尖》是不是你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陳曉卿:不是。我對自己的過往,從來都不在意。家裏沒放過一個獎盃,也沒有出過紀錄片作品集。我也不願意別人把這些東西當作一個作品,這只是我的工作。我是一個職業的人,一個紀錄片做過去就翻篇了,跟我沒有關係。
讀+:拍了這麼多年紀錄片,除去職業和工作需要的因素外,紀錄片持久吸引你的是什麼?
陳曉卿:年輕的時候,當然是想實現自己的紀錄片夢想,表達自己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我現在快50歲了,更多的可能在想,怎麼鼓勵中國的紀錄片更多樣化、區別化發展。比如帶有真人秀性質的紀錄片、帶有科學探秘性質的紀錄片、旅遊性質的等等。
紀錄片不僅是人文情懷
讀+:這麼多年,你一直在央視工作。怎樣平衡體制內的限制與個人的創作需求?
陳曉卿:體制內有體制內的好處。央視的平臺,現在來看,尤其是在紀錄片方面,有它獨特的優勢,它可以調動很多手段,幫助把片子做得更透徹。體制內的表達通道,非常狹窄,但不是一條死路,肯定有走得通的地方。
讀+:拍《絲路》這種可能比較宏大的題材時,你怎麼做到不用宏大敘事的方式?
陳曉卿:剛開始拍《絲路》,我們也想著“高大上”,後來導演堅決不幹,説有這麼多鮮活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拍那些“死的”,於是我們嘗試從普通人的視角切入。有些過於宏大的東西,太脆弱了,只能滿足幾個人的對歷史的臆想。
讀+:為什麼強調紀錄片必須講人的故事?
陳曉卿:全世界的紀錄片都是在講人的故事。比如我以前拍《森林之歌》,你看猴子的故事,實際上也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實際上是把人的情感因素,轉移到一個科學或者自然的載體上。本質上還是人的故事。
讀+:這可否理解為紀錄片導演的一種人文情懷?
陳曉卿:不僅僅是人文情懷,我覺得這個是觀眾所需。你要博得更多觀眾的共鳴,需要這種情感、這種故事。如果沒有,就像上了一堂乾巴巴的化學課或生物課,可能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