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破題 > 分析評論 >

厲以寧:通過三次分配解決收入分配難題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3日 11: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十幾年來,我國政府和企業分配份額呈現雙增加態勢,而居民的分配份額則有所下降,社會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擴大的趨勢。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成了全社會熱切關注的焦點。就此,人民網理論頻道將連續推出“如何分好蛋糕”系列報道,圍繞提高居民收入的緊迫性、勞動收入佔比下降的原因、提高勞動收入佔比的措施,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等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廣大網友讀者們參與討論。

  溫家寶總理在新華網與網友交流時説,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是政府的責任,而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則是政府的良知。政府的這份良知,可以細化為哪些措施,以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就此,人民網理論頻道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

  厲以寧表示,多年以來,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是下降的,這就需要改變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格局。可以從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個環節著手解決。

  針對中國目前收入分配現狀,厲以寧提出了收入不應只有市場、生産要素進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強調節、引導慈善事業的三次分配理論。厲以寧表示,通過市場實現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一次分配”;通過政府調節而進行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二次分配”;個人出於自願,在習慣與道德的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可稱為“第三次分配”。

  厲以寧説,第一次分配中,可以通過三個途徑來解決收入分配:第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因為物價上漲,最低工資標準不提高,當然無法提高勞動收入水平問題,勞動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例就下降了。而且一旦最低工資標準有所提高,其他相應工種和等級的工資待遇就會提高。第二,農産品售後價格要逐步提高。在農村,種糧食是最不掙錢的,種糧食的人是很窮的,所以農産品售後價格需要逐步提高。第三,要大力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行農業産業化,讓農民從延伸産業鏈條中得到更多實惠。

  厲以寧認為,第二次分配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對貧困戶和災民的救濟。政府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出臺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扶貧項目。第二,利用稅收調節。個人所得稅問題,不僅僅在於提高徵稅的起徵點,更重要的是根據家庭的負擔,根據家庭的收入來調節稅收。單身的人與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他們的負擔是不一樣的。第三,現在是需要考慮到遺産稅、贈與稅這樣一些問題的時候了,這是第二次分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關於第三次分配,厲以寧表示,凡對於用於公益事業的捐獻,應該免稅,讓更多的人把自己的財産用於公益事業,這也是國外的一些經驗。“從第三次分配著手,相信可以縮小現在的貧富差距”,厲以寧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