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2012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

鄭永年:反對國企全盤私有化 國有企業可以分利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1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中國和世界:宏觀經濟與結構調整”經濟峰會分會場——“回望"十二五"開局”上發言。(中國經濟網王耀峰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今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談到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時表示,反對全盤私有化的方法,同時,允許國有企業發展,國有企業可以分利。他説:“我覺得對中國國有企業實行鳥籠經濟,把國有企業趕到鳥籠裏面去了,也就是90年代朱鎔基設計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具有戰略地位的地方搞一點國有企業。” 

  以下是直播實錄: 

  謝海聞校長!允許我講一些非經濟學的思想,允許我犯一點錯誤,大家都講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調整講了很多年了,講了中國出口導向轉向內需導向,為什麼結構調整沒有預期的效果?我想講三方面的結構,一個是經濟上的,一個是社會上的,一個是政治上的。 

  我覺得經濟上內部的結構,為什麼內需提不高,中國居民的消費還是很低。上午馬建堂局長説如果包括政府的補助,可能會更高,我想西方也是這樣的,比如説教育這一塊,公共學校西方也不算消費,加起來會更高。為什麼內需提不高,背後有兩個結構的失衡。 

  一個是國有企業給私營企業的之間的失衡,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失衡,因為中國國有企業也是大型企業,民營企業是中小型的企業。我們討論國家資本主義,是不是成為一個主導性的,大家可以討論,有關方面公佈的數據,從比例來看,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比例,好像是私營企業還多一點,我不是一個經濟學家,我覺得這種算法是錯誤的,沒有什麼道理的。 

  你要控制一個人整個運作,哪怕是控制5%或者10%就夠了,現在看50年代中國對資本主義進行改善,後來整個私營部門就投降了,國家控制了市場和資本供應,這幾樣就夠了,民營企業就生存不下去。 

  中國改造資本主義的成功,這是一個蠻失敗的事情,沒有這樣的改造中國可能走向日本和東亞四小龍的道路,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我到浙江和廣東去看,就面臨著這樣的情況,開始抱國企的大腿,很多民營企業家資本都跑到國外去,我在新加坡的感受就很深,一個國傢俬營企業家都走了,誰來搞經濟,這也是擔憂的一個地方。 

  怎麼來改革國有企業?我既反對全盤私有化的方法,因為從中國政治結構來看,全是國有企業中國肯定成為寡頭經濟。還有分紅利,允許國有企業發展,但是國有企業可以分利。美國政府對私營企業失去了調控,危機肯定發生,政府完全掌控了市場,危機也會發生。 

  我覺得對中國國有企業實行鳥籠經濟,把國有企業趕到鳥籠裏面去了,也就是90年代朱鎔基設計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具有戰略地位的地方搞一點國有企業。 

  第二,我要講社會政策跟經濟政策的平衡,改革很長一段時間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不相符合,所以經濟和社會的失衡。應該市場化的地方沒有市場化,不應該市場化的社會領域高度市場化,像醫療、教育和房地産,我是覺得經濟學家應該反思的。 

  經濟領域跟社會領域是不一樣的,社會領域不可以隨便用經濟政策,應當有所分開。這裡面基礎設施的投資跟社會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橋梁、公路、高鐵,在早期經濟發展中非常需要,但是到了一定階段需要性,繼續基礎設施的投資會導致過度的投資,社會投資大量不足,比如醫院和學校,日本這次大地震學校是最好的,所以社會投資不足,基礎設施投資過度。還有一個失衡,就是政府的財政收入跟老百姓基本收入是不平衡的。 

  我覺得這幾年中國社會改革有一個機遇期,就是因為任何國家的社會改革和社會建設,還有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教育和公共住房需要很多的錢,需要政府有錢去做,沒有錢想做都做不成,現在是一個大好時機。 

  第三是國家和社會的平衡,剛才都在講頂層設計,如果忽視了社會的力量,你怎麼講頂層設計都沒有用,從歐洲的歷史來看,從日本亞洲四小龍的歷史來看,改革者光關起門來做頂層設計,設計得最完滿也沒用。所以剛才吳敬璉教授像廣東做的,老是上下級政府的分權,現在的分權是向政府向社會的分權,一塊就是向企業分權,另外就是向社會力量的分權,如果社會力量不能有效動用起來,既使是頂層設計,也是很難實施下去。

熱詞:

  • 國有企業發展
  • 國企
  • 頂層設計
  • 分權
  • 國有企業改革
  • 社會投資
  • 國家資本主義
  • 經濟結構調整
  • 私有化
  •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