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解碼“中國版401K”計劃01 >

財經熱點觀察:中國版401K計劃始建 再陷“哈姆雷特式”糾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18: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未富先老難題壓頂  養老金“激素療法”收效難測    

    養老金和公積金入市,除了資本市場監管者看好支持的主觀外因之前,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原因,那就是我們每年都在遞增的養老金缺口。 

    按照2010年我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人口達13.7億來計算,養老保險覆蓋率不到28%。業內認為比較可靠的數據是,中國現在的養老金缺口大約為1.3萬億元。國人在未來的數十年內,恐將遭遇“未富先老”的窘境。 

    而與此同時,被通脹和實際負利率的吃掉的那部分養老金,卻流失的觸目驚心,有專家測算 100萬元養老金儲備,按每年5%的通脹率算,30年後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只有23萬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養老金保有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而“放在銀行坐等貶值,不如放入市場保值增值”,也正是高層示意養老金改革,放入股市的初始原因。 

    然而資本市場的收益是與風險成正比的,養老金想要獲取更高的收益率,就必須承受相應的風險衝擊。 

    照目前可知的資料來分析,養老金能不能承受股市“激素”的壓力,依舊是個未知數。 首先,我們很難去參照別國的經驗。目前,將養老金投入股市的國家雖然不少,但大多數規模並不是很大。而與我們情況比較相似的美國和日本,卻為我們顯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借鑒意義並不大;其次,近年以來,突發事件與世界經濟動蕩因素一直攪亂著全球市場的穩定復蘇,利用以往的數據和經驗,已經很難評估未來的市場變化,中國的資本市場即便有其一定的獨立性,但也難以忽略世界經濟“黑天鵝”的突襲。內因難以測算,外因不可控制,可以預想“中國版401k”即便是能夠浮出水面,恐怕也需要“摸著石子過河”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內,養老金支出賬戶的健康可持續卻又是一個需要審慎考慮的制度安排問題。 

    對於“未富先老”的社會問題求解,有專家認為,中國的養老金投資渠道單一,面臨著貶值的風險,因此肯定需要拓寬渠道,但可否投入股市還有待觀察。另外,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分析一下養老金貶值,除了通脹的原因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制度建設因素?比如説,是否可以探討放開利率市場化,可否在財稅政策改革方面綜合發力等等,從整體制度建設方面考慮,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才是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可持續方案。

熱詞:

  • 財經熱點觀察
  • 中國版401K計劃
  • 養老金入市
  • 郭樹清
  • 戴相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