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展望“十二五”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0日 1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公報解讀】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10月18日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次全會的一個重要議程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
全會提出十二五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擴大內需】
全會公報 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消費排“三駕馬車”首位
全會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讓很多專家眼前一亮。
“這與以往強調的‘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有新的變化,更加強調了消費的重要性。”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關建中博士説,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不惜一切代價”投入資源能源,片面地強調增長,大量依賴廉價勞動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認為,實現這些目標要求,我們不能簡單複製從低收入國家邁向中等收入國家的既有路徑和模式,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國內消費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難以明顯提高説明收入分配機制中還有問題尚待解決。”關建中説,只有理順收入分配機制,依靠科技進步和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促進經濟發展,中國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據新華社電
【發展方式】
全會公報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發展方式轉變明確路徑
全會一共用“五個堅持”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明確部署。“五個堅持,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定了明確的路徑。”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指出。
圍繞“五個堅持”,全會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標———
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有助於解決全球失衡問題。”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勞倫斯格林伍德説。
據新華社電
【文化産業】
全會公報 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中央對文化發展提新思路
文化産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數字清晰記錄了幾年來文化産業發展的足跡:2004年以來,全國文化産業年均增長速度達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個百分點,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
文化産業的快速增長,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雲南等省市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5%。
全會提出這些新的要求,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會提出,要“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要求,讓人們對“文化強國”充滿期待。據新華社電
【收入分配】
全會公報 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
“收入分配應確立硬性指標”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説,民盟曾在《關於完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建議》中提出,應當在“十二五”規劃中確立一些基本的約束性指標來明確收入分配改革與民生保障的目標預期,包括明確基尼系數的控制目標,在“十二五”期間將該指標控制在0.45以內,到2020年時控制在0.4以內;勞動者報酬佔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幅度不低於5個百分點,2020年恢復到50%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的部分應高於財政收入的增幅每年1-3個百分點,2020年達到30%左右;確保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公共服務等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全覆蓋。
鄭功成表示,國企壟斷、傳統戶籍和不平等的就業制度是導致行業收入差距、城鄉收入差距和階層收入差距的體制原因。對此,民盟建議認為,國企改革應消除行政性壟斷,將省級以下一切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股份化乃至民營化,提高央企稅後利潤上繳比例用於民生福利事業,對壟斷企業人員的薪酬、福利待遇嚴格推行工資總額預算。
鄭功成分析,公職人員收入的不透明,同時是公眾認為收入分配不公的具體表現。因此,在收入分配改革中,民盟建議高度關注公職人員的收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