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 深圳市委書記
嚴金明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李 強 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海峰 深圳市廣播電臺《民心橋》欄目工作人員
樂 正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院長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徐少春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范 軍 公眾力調查機構總經理
主持人(陳偉鴻):
好,謝謝大家的光臨,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我們今天在深圳為您製作的這期《對話》節目。
在今天節目當中,我們要來關注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先來看一下一部短片。
(播放短片)
解説:
這組照片勾勒出一個城市30年的發展歷程,這個城市的名字叫深圳。
深圳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1410年代的史料記載中,當地的方言客家話,把田野間的水溝稱為圳。因為當時的這個邊陲小鎮正好有一條深水溝,因此就得名深圳。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是一個只有2.6萬人、7輛汽車、2條水泥路的小鎮。如今大家看到的這條車水馬龍,被稱為深圳名片的深南大道,是1979年由600名工程兵用鐵鍬和鎬頭一寸一寸地挖出來的。
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口號的感召下,當然的邊陲小鎮已經變成了一個年生産總值達到8000多億,擁有1000多萬居住人口的特區城市。
30年的歲月變遷中,深圳這個特區城市演藝了無數從不可能到可能的精彩故事。
主持人:
中國人常常説三十而立,對於一座城市來説,經歷了三十年的發展,它一定擁有了很多成長的收穫。也許當我們看到今天的深圳的時候,從前我們使用過的一些詞語,像翻天覆地、像日新月異都不足以來展現這座城市三十年的發展所取得的這些成就。
在今天,在而立之際的這一刻,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節點上,深圳其實也在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三十年深圳將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一座城市?今天我們特地為大家請到了深圳市市委書記王榮先生,為大家來打開這些問號。現在讓我們用掌聲請出他,有請。
你好,王書記。
王榮(深圳市委書記):
你好,你好。
主持人:
你好。對您來説,在入主深圳之前,可能對於深圳更多的是一種遠觀。
王榮:
對。
主持人:
因為我注意到您出生在江蘇、成長在江蘇、求學在江蘇,包括在南京農業大學讀完了博士學位,而後在無錫、在蘇州都擔任了市委書記。那個時候站在江蘇這樣的一個視角來看深圳,深圳給您留下的印像是什麼?
王榮:
給我留下的印象,它就是一個改革開放起步相當早,成就相當顯著,市場發育也相當地更為成熟,而且能夠讓人才在這裡大顯身手的這樣一個城市。
主持人:
您是最新一任的領導者,您也公開説從接到通知到辦完手續擔任代市長,可能只有兩天的時間。在這兩天當中,能透露一下您都在考慮什麼問題嗎?
王榮:
深圳我想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我們在其它城市工作的時候也都很關注它。但是當接到任命到深圳來工作,確實一下子又感到生疏起來了,因為作為一個這個城市的管理者而言,光看到成就還是不夠的,還要看到它的問題,更要找出它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路。
主持人:
之前我知道有網友在網上發過一個帖子,這個帖子的名字很有趣,叫深圳新任市長坐出租車微服私訪。雖然我知道那個原型不是您,因為這完全是一個虛構的帖子,但是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巧合,聽説您在擔任了代市長之後也微服私訪,也是通過乘坐出租車的方式來調研了一番深圳的發展現狀。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巧合嗎?您是受到那個帖子的啟發嗎?
王榮:
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被講成故事確實都有虛構的成份,比如説什麼叫微服私訪?其實我們現在沒有官服,所有任何時候我們都是微服。
主持人:
天天都微服?
王榮:
天天都微服。
主持人:
比如説此刻。
王榮:
對。但是確實我是利用我到深圳不久,人們對我這張臉還不是很熟悉的時候,想多看看、多了解一下。
主持人:
所以你上車那個司機一定沒認出你來。
王榮:
沒有沒有,完全沒有。
主持人:
那你那趟車還記得花了多少錢嗎?
王榮:
花了大概18塊錢吧。
主持人:
18塊錢。
王榮:
那是只第一趟。
主持人:
第一趟?
王榮:
但是我去坐出租車坐過好幾趟,到了一些口岸、到了蛇口,包括到布吉,都去看了看,應該説對深圳確實有了進一步地了解。因為之前來深圳大部分都是參觀學習,所以看到的都是最亮的地方,或者説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主持人:
是。
王榮:
這一次因為故意地找了一些,我在網上蒐集到老百姓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地方,所以我刻意地去看了看,這樣就使得我對這個城市更多的了解,就發現這個城市很多元。
主持人:
今天我們也希望能夠為你來呈現一下,百姓眼中這樣一個多元的深圳。之前我們的導演和攝製人員特別在深圳的街頭做了一個採訪,他們描述了每一個人自己心目當中深圳的明天,我們一塊兒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