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大公將印度國家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至負面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3日 1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3日訊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今日發佈評級報告,決定將印度共和國(以下簡稱“印度”)國家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至負面,同時維持其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BBB+。印度經濟增長放緩,政府推動改革能力不足,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償債能力存在下降趨勢。

  調整印度國家信用評級展望的主要原因闡述如下:

  一、面對經濟增速下滑局面,政府難以迅速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中期內經濟呈放緩態勢。由於國際經濟低迷導致外需不振、高通貨膨脹抑制國內消費等原因,2011-2012財年印度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6.5%,較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但央行受制於以批發價格指數(WPI)衡量的通貨膨脹水平仍處於8.8%的高位,無法採取較大幅度的寬鬆貨幣政策,各級政府的高赤字狀態也壓縮了其運用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近一年來,以國大黨為主導的聯合政府面對經濟增長放緩、財政赤字攀升等不利局面,試圖通過推進改革的方式解決問題,但幾項重大政策措施均受挫折。大公判斷,2014年大選前政府推動重大經濟改革仍面臨較大阻力。綜合以上因素,預計印度經濟未來兩年的實際增速將分別為6.1%、6.3%,通貨膨脹將保持於約7%的高位。由於不利的國際經濟環境和推動重大經濟改革能力不足,印度中期內經濟增長難以達到近五年8%的平均增速。

  二、多種不利因素導致各級政府財政赤字難以壓縮,財政失衡局面加劇,在一定程度上侵蝕政府償債能力。在經濟放緩和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印度財政收入增長緩慢,財政補貼大幅增加,推動各級政府財政赤字升至10.1%的全球較高水平。鋻於當前經濟景氣周期下行,財政大幅度增收難度很高,而削減財政補貼則面臨重重政治阻力。此外,高利率導致政府融資成本上升,已佔財政支出約20%的利息支出將繼續呈上升趨勢。以上因素使印度中央政府下一財年5%的財政赤字目標難以實現。預計未來兩財年中央政府赤字率將分別達到5.7%和5.5%,各級政府赤字率也將處於9%左右的高位,帶動各級政府債務負擔率在2013-14財年小幅上升至70%。

  大公表示,在調整展望的同時,繼續維持印度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BBB+的主要理由是:儘管印度經濟呈一定程度的減速特徵,導致長期較差的財政狀況更為突出,但直接影響因素是歐洲債務危機深化、全球經濟放緩造成的外需下降,基於其豐厚的人口紅利及有望提升的投資效率,印度仍保持較為強勁的經濟增長潛力。因此,大公本次僅把未來1-2年印度國家信用評級展望調至負面,並繼續關注其市場化改革進程能否持續推進,從而遏制經濟下滑態勢、改善政府償債能力。

熱詞:

  • 印度
  • 大公
  • 國家信用
  • 人口紅利
  • 大公國際
  • 印度經濟
  • 財政赤字
  • 經濟增長
  • 通貨膨脹
  • 債務負擔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