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退市風潮的籠罩下,這幾天ST板塊幾乎成了人人唯恐“逃”之不及的“燙手山芋”。繼週一滬深兩市共120隻ST股、週二106隻ST股齊齊封至跌停後,昨天ST板塊再度領跌,但跌停個股數量大幅減少到68隻。而前一天證監會的“喊話”也提振了市場信心,滬深股指昨天終於走出一波溫和反彈,雙雙終結“五連陰”。
市場反應過度?
近期,隨著滬深兩市退市制度的公佈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對ST股票將實施限漲措施,ST板塊連續出現大面積跌停。昨天,ST板塊開盤後再度領跌,盤中維持弱勢整理態勢,截至收盤,整個板塊下跌3.11%,ST聯華、*ST園城、*ST天成3隻個股還強勢收于漲停位置。
對於ST板塊的洶湧跌勢,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稱,退市制度是在包括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各方呼籲下推出的,有利於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而且退市制度的實施有一個過程,並不追溯既往,市場對其利空作用的反應有些過度。
據介紹,ST股佔上證綜指的權重只有1.4%,即便是全線跌停也只能影響上證綜指0.926個點,而ST股對深證成指的影響也只有0.6個點。
針對限制ST板塊漲幅的做法,業內確實存在不同的觀點。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撰文指出,設立“風險警示板”是必要的,它應該警示的是投機虧損股票的風險。而如果過度限制了其作為股票應有的流動性,進而導致了對其重組的實質性阻礙,這就有違警示風險的初衷了。
不過,多數業內人士也認為,退市制度的完善,從市場建設和市場的長遠發展而言,是一件好事。作為資本市場的“凈化器”,退市制度能夠促進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在競爭中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從源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存在恐慌性因素
根據證監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領先全球,但是,自6月份以來,上證綜指下跌11.3%,深證成指下跌12.06%,成為全球市場的另類。
同期,全球主要股指大都保持上漲態勢,其中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分別高達5.48%和5.72%。與A股市場關聯度最高的香港市場表現更是強勁,恒生指數在過去兩個月裏上漲了6.27%。
為何A股會有如此“不給力”的表現?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給出的説法是,即便是在歐債危機的中心,市場反應都沒有A股這樣強烈。法國巴黎CAC40指數和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自6月以來漲幅分別達到10.07%和8.14%。“雖然説股市下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企業盈利預期下降的趨勢,但有些反應過頭,在悲觀情緒的支配下,A股市場存在恐慌性下跌。”同時,該負責人還表示,A股股息率與發達國家相比已經不低,因此呼籲投資者不要盲目殺跌。
數據顯示,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略高於臨界點。這意味著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復蘇尚需時日。對股市而言,市場已經是底部區域,ST板塊連連大跌正是特徵之一。而至於能否見底、何時見底,投資者的信心恢復無疑至關重要。
本報記者唐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