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練生亮
“這麼兇悍的跌法,如果後市得不到改變,你覺得到底會有幾個人能扛得住?”接受記者採訪的股民曹先生忍不住抱怨。曹先生所謂的兇悍跌法,是指昨日ST板塊在新規的重壓之下暴瀉的一幕。
7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狠招,在發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中,擬創立風險警示板,並規定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幅限制為1%,跌幅限制為5%,這也對ST股的市場預期構成了重大打擊。儘管在昨日開市之前,曹先生已經強烈地感覺到ST板塊將難逃厄運,但截至昨日收盤該板塊幾乎整體跌停的結果還是讓他不願接受。當日,滬深兩市共111隻正常交易的ST股中,表現最好的*ST領先、ST合臣、ST長信、*ST廣鋼仍然分別下跌了2.40%、3.14%、4.40%、4.61%,而其餘的107隻ST股則齊齊淪陷跌停,致使整個ST板塊的收盤跌幅達到了4.57%,差不多湊足了一個跌停板。
依上所述,可將ST板塊的最新境遇簡單歸結為——政策出手,市場挨“板”。從上交所的“徵求意見稿”內容來看,其中最為市場所擔憂的無疑是關於風險警示股票的漲跌規定,即ST和*ST股今後的漲幅很可能為1%,而跌幅限制則為5%。由於擬定的漲跌幅之間相距甚遠,這也基本上意味著今後ST和*ST股將易跌難漲。同時,由於ST和*ST股並未有賣空的機制,所以這也基本上等同於向歷來熱衷ST股炒作的投資者宣告,ST股已沒有大的“錢”途可為。
不可否認,上交所此招一齣,已經對ST板塊的市場形成了明顯的震懾作用,而由來已久的ST股炒作熱潮勢必也會有所降溫。這對於監管層大力提倡的價值投資無疑也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但是否就意味著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因此而樂於接受呢?現實是不儘然。曹先生直言,既然體制設計允許ST板塊存在,那麼無論是長期投資還是短線投機,市場資金都完全有理由在既定的規則下進行圖利。令曹先生感到不滿的是,由於“徵求意見稿”的突襲,使得他前期介入的某ST股昨天亦跟風跌停。而在此之前,由於重組預期已較為明朗,該ST股的走勢明顯趨強。曹先生強調:“我之所以介入這只ST股,是因為我看好上市公司的重組前景,但現在市場出現這樣的變故,我也不知道投資成本會不會就此打了水漂。如果今後ST股的漲跌幅規定真像徵求意見稿裏所説的,我想對於我這樣的投資者來説明顯不公平。”
曹先生所言並非全無道理,交易規則的制訂確實應本著公平的原則進行。縱觀A股歷史,ST股因為存在著重組帶來的暴利,因而在很多時候就成為市場資金的炒作對象。誠然,價值投資值得提倡,但我們也應須知,投機是市場天然存在的因素。如果我們厚此薄彼,在引導價值投資的過程中,簡單地以政策疊加遏制市場投機,那麼其結果可能是市場投機問題非但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會造成政策投機的問題。而政策投機不僅有失市場的“三公”原則,最終也只會對市場帶來傷害。筆者認為,“徵求意見稿”中與其費勁擬定非對稱漲跌制度,不如用心去反制ST股炒作的內在成因,比如內幕交易等,這些因素才是造成ST股過度投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