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普陀山傳出籌備上市的消息,而據報道,九華山和五台山也在積極準備登陸資本市場。佛教名山原本為人們心目中的清凈之地,如今卻也捲入“圈錢”大潮,引起廣泛爭議。
震驚
三大佛教名山競相謀求上市,借宗教之名融資引發爭議
普陀山官方網站的一條消息顯示,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5月30日在普陀山碼頭舉行,這家公司作為普陀山旅遊服務資源整合的擬上市主體,成立於3年前,已經開展了從擬定上市方案到資産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
無獨有偶,謀求上市融資的佛教名山不只是普陀山。去年7月,山西忻州市有關領導就曾公開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兩年內實現。而管理九華山景區的安徽九華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曾于2004年和2009年兩度上會,卻均未獲准通過。據有關媒體報道,雖然兩度受挫,但九華山的上市之路依然在堅持。
相較而言,另一佛教名山峨眉山就幸運多了。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經在深圳主板掛牌上市,享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好處。受到普陀山擬上市消息的影響,峨眉山2日股價一度盤中飆升超過5%。
障眼
高舉保護開發旗號,地方政府已成“宗教搭臺”幕後推手
“四大佛教名山或將齊聚資本市場”,這樣的未來圖景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佛門凈地怎麼能與金錢至上的資本市場聯絡起來?
不可否認,地方政府在佛教名山上市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經濟高於一切的發展理念中,各地挖空心思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享有盛譽的宗教旅遊資源定然不會被漏掉。
而在對上市目的的表述中,地方政府往往打出更好地保護當地文化和開發旅遊資源的旗號。山西忻州市有關領導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五台山上市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利用金融資本手段實現低成本擴張,更好地保護開發,並整合其他優勢資源,將其變成財富。二是通過上市弘揚五台山的精神文化,把旅遊文化産業推向資本市場,使其傳播更遠。但這些説法似乎並不能説服公眾。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已是地方政府招商大戰、政績大考中屢見不鮮的招數。凡事總該有個界限,當文化搭臺變成宗教搭臺,我們必須劃出楚河漢界。”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特約觀察員蘇容若指出。
警惕
將宗教場所打包上市國外沒有先例,上市方或打宗教“擦邊球”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上市都是以旅遊公司的形式,實際上打的是旅遊牌,同時享受了宗教盛譽的紅利,但並沒有把核心的宗教場所打包,所以在本質上和其他的旅遊概念股差別不大,主要是公眾在心理上難以接受。
實際上,國家宗教局對宗教場所上市的態度十分明確。
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在近日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寺廟道觀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從沒有將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發展市場經濟應該有邊界,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底線。
少林寺、財神廟、佛教名山,這些地方的上市是否屬於純旅遊概念?其上市是否與宗教局的表態相違背?抑或是打了宗教的“擦邊球”?這些都有待有關方面的進一步細化和明確。而對於上市的審核者來説,判斷此類上市申請方是否符合上市條件更是頗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