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國壽380億次級債獲批償付能力仍堪憂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人壽上週五盤後公告稱,公司發行不超過380億元10年期和15年期次級定期債務的申請近日已獲得中國保監會的同意批復。批復要求,公司在受到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相關發行工作。

  在股市低迷,保險公司難上市融資,股東補給難以持續的情況下,發行次級債券成為險企補充資本的最常用手段之一。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表示,公司認為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200%是比較合理的水平,此次380億元次級債發行完成,可以將償付能力充足率提升約50個百分點。

  但是,從近幾年情況看,此次發債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國壽對資本的胃口卻仍未可知。2011年年末,國壽發行300億元次級債以補充償付能力充足率。儘管如此,截至去年年底,國壽償付能力充足率還是降至170.12%的水平,同比下降41.87個百分點,距離監管層150%的紅線不遠。

  事實上,發債畢竟只能解決短期的資本缺乏,並不能解決未來3至5年的償付能力問題。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也可能是不得已的選擇:疲弱的保費增長以及投資收益的難盡如人意使得保險公司通過自身盈利來增強償付能力變得困難。

  對於中國人壽而言,保費負增長幾乎已成常態。根據保監會近期數據,2012年1至5月,國壽實現原保費收入154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5%。其中,5月份實現原保險業務收入210億元,同比增長為負0.5%。而廣發證券統計,截至今年6月,國壽已經連續11個月單月保費收入保持負增長,退保金卻同比增長42.1%。

  保費收入負增長影響了國壽的業績表現。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凈利潤降幅依然高達29.43%。自2011年一季度以來,中國人壽凈利潤已經連續5個季度降幅超過20%,2011年更是全年大降45.49%。

  分析人士指出,從現有市場環境看,次級債的發行成本在上升。而且在資本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無論是未上市保險公司IPO融資,還是已上市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再融資,都是艱難的。對已上市的保險公司而言,待資本市場轉暖後,再融資壓力或許可能集中釋放。

熱詞:

  • 國壽
  • 償付能力
  • 次級債券
  • 人壽
  • 保費收入
  • 再融資
  • 資本市場
  • 負增長
  • 凈利潤
  • 保險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