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保監會監管新規壓頂 險企轉型路途仍未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17: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網絡電視台北京綜合報道:(記者 周紅艷)與證監會的大套闊斧的改革相比,保監會的動作似乎低調的多,但近期以來多管齊下的態勢,還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新一代監管體系始建 險企償付承壓

    4月8日,保監會公佈《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將用三至五年時間,形成一套既與國際接軌、又與我國保險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代制度體系採用國際通行的“三支柱”整體框架。第一支柱:資本充足要求。主要是定量監管要求,包括資産負債評估標準、實際資本標準、最低資本標準、資本充足率標準和監管措施等。第二支柱:風險管理要求。主要是與償付能力相關的定性監管要求,包括公司全面風險管理要求,監管部門對公司資本計量和風險管理的監督檢查等。第三支柱:信息披露要求。主要是與償付能力相關的透明度監管要求,包括對監管部門的報告要求和對社會公眾的信息公開披露要求。

    據業內人士介紹,若“與國際接軌”是指的與歐美現行的償付監管標準挂鉤的話,未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將受到壓力。目前根據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規定,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00%的保險公司,指不足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間的保險公司,指充足I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於150%的保險公司,指充足II類公司。

    而至2011年底,國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四家壽險上市公司償付能力分別為170.12%、156.10%、187%、155.95%;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三家財險上市公司償付能力分別為184%、166.10%、233%。由數據可知,雖然目前幾家公司都處於高於150%的II類公司紅線內,但若監管標準提高的話,仍有公司難免腳踩紅線。

    車險費率改革進行時 促企業服務管理升級

    無獨有偶,就在上月,保監會連發三文規範車險市場,推進費率改革,8日,保監會發佈《關於加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條款費率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 車險爭議最多的“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等霸王條款將被取消;3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佈《機動車輛商業保險示範條款》,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商業車險條款行業範本;3月16日,保監會研究制訂《中國保監會關於綜合治理車險理賠難的工作方案》,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治理車險理賠難問題。

    作為資深從業人士,平安産險董事長兼CEO孫建平對於認為,“車險費率市場化”的改革絕對是行業的趨勢,但是費率改革客觀上來講需要一個設計和試點的過渡期,需要“漸進式”的推進過程,而且需要系統性的考慮,這些改革是否真正能夠滿足不斷變化著的中國消費者們的需求,所以,改革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目前業內普遍估算,在新條款施行之後,由於賠付標準的提高,車險收費預增的可能性較大。孫建平透露,雖然離新條款啟用還有一段時間,但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始推出一些措施提高服務質量,來應對未來費率改革,可能對業務營收造成的影響和衝擊。

    不過在孫建平看來,無論未來費率是升是降,改革何時推進到何種程度,服務都將是各家保險公司需要改善和提高的方向。以他履職的平安為例,今年就將從5月起升級車險服務,以實現其“先賠付再修車”的承諾。

    險企變陣解壓 全金融轉型模式仍待觀察

    數據顯示,去年,在高利率環境和監管漸漸嚴格的大背景下,四家上市險企的銀保業務一直跌跌不休,四大上市險企年報數據顯示,中國人壽銀保業務同比下降8.2%;中國平安銀保收入同比下降30%;中國太保銀保業務同比下降7.8%;新華保險銀保業務同比下降8.1%。

    傳統業務的壓力也促使險企在繼續拓展提升保險主業的同時,打起了開源的主意。

    “3—5年內,中國平安期望達到保險業務與非保險業務各佔50%的局面,再過幾年,我們希望保險,銀行,投資三大業務支柱的業務佔比基本均衡。”中國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盛瑞生4月11日在接受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專訪時透露了未來中國平安業務佈局的架構比例。

    而中國平安年報中的利潤結構變化也變相的證實了這種説法,該公司2011年非保險業務利潤佔比33.8%。“綜合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該公司2011年年報中再次提及了其建立“金融沃爾瑪”的構想。

    但“全金融轉型”似乎也並非是險企的最終出爐,原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之前警示保險業要回歸保險服務本質時就曾指出,綜合經營風險結構趨於複雜,關聯交易增多,風險交叉傳遞的可能性加大,“不宜過早過多的把精力轉向綜合經營,而應集中精力做好保險主業。”

    保險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探索,似乎依然在路上。

熱詞:

  • 保監會
  • 監管新規
  • 險企
  • 轉型
  • 中國平安
  • 馬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