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降息後銀行息差普遍收窄 理財産品收益整體下滑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4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降息與利率市場化上周“靴子”落地,市場資金面進一步寬鬆。雖然在市場競爭壓力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明貶實增”,但與貨幣供應息息相關的銀行理財收益還是受到一定“負面”影響。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市面上年化收益率超6%的理財産品已較為罕見;中短期理財産品收益亦均有一定幅度下滑。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銀行理財收益下滑將成趨勢,為吸收和留住優質客戶,銀行間的競爭會更激烈。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國內大多數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一般與當前階段的貨幣供求關係密切相關,某個時期供求緊張,貨幣市場利率高,産品收益率自然就高。如今央行降息,資金成本下降。在需求方面,受外部經濟環境不利和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限制的雙重影響,社會貸款總需求處於疲軟期,市場上的資金和價格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理財産品收益隨之下滑是毫無疑問的。

  據普益財富最新數據統計,進入6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産品已經出現明顯下滑趨勢。截至6月7日,本月人民幣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4.5624%,較1月份的5.2396%已下降0.6772個百分點,較近三個月平均收益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普益財富分析師曾韻佼認為,銀行理財産品作為有力的攬儲工具,其預期收益率從側面反映出銀行對存款的需求程度,此次降息加劇了市場資金面的寬鬆程度,將持續影響銀行理財産品的整體收益。

  曾韻佼提醒投資者,面對普遍下滑的投資收益,普通投資者在選擇産品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選擇購買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從1至3個月較短期限的産品轉向6月至1年的産品,由於鎖定期較長,這部分産品收益相對穩定;其次,多考慮組合類投資産品,除了單純的人民幣貨幣産品外,可以考慮包括貨幣、債券及信貸資産的組合收益産品,也能降低産品單一因素影響的風險;第三,不少城商行發力中間業務,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較高,值得關注。

熱詞:

  • 銀行理財産品
  • 下滑
  • 組合收益
  • 息差
  • 産品收益率
  • 市場資金
  • 靴子
  • 負面
  • 預期收益率
  • 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