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鑫富藥業商業秘密案再陷迷霧 新發藥業提上訴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兩大泛酸鈣生産商鑫富藥業與新發藥業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官司還在繼續。今年5月,鑫富藥業公告稱,若判決生效,則可能增加公司本期或期後利潤3100多萬元,同時預計會對以後生産經營産生積極的影響。而新發藥業不服該判決,已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新發藥業董事長李新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法院已受理該案。

  “我們是經得起檢驗的。”李新發稱,一審認定新發藥業使用“商業秘密”缺乏實施依據。對此,鑫富藥業董秘周群林對本報記者表示,作為上市公司,要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由於其對技術層面並不了解,因此無法對相關問題進行回應。

  新發稱願意技術對比鑒定

  由於新發藥業上訴,本次判決尚未生效,鑫富藥業的這起商業秘密案件再次陷入迷霧當中。

  根據公開資料,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被告新發藥業立即停止對原告鑫富藥業享有的微生物酶法拆分生産D-泛酸鈣工藝中的技術指標、生産操作的具體方法和要點、異常情況處理方法等技術信息、5000T泛酸鈣的工藝流程圖中記載技術信息的整體組合商業秘密的侵犯;被告新發藥業、姜紅海、馬吉鋒賠償原告鑫富藥業經濟損失人民幣31,557,903.87元及合理費用人民幣10萬元,三被告對上述債務互負連帶責任。

  鑫富藥業和新發藥業採用的都是生物發酵法制泛酸鈣,在相關專利問題上針鋒相對,積怨已深。新發藥業董事長李新發表示,希望通過這次上訴對兩家公司的生産技術進行對比性鑒定,並現場勘驗。

  “雖然都是生物發酵法,但工藝、設備、原料有所不同。比如鈣化過程,有的使用氧化鈣,有的是碳化鈣。當然有些過程可能也會相似,因為大家一開始都是學日本的技術。”李新發説。

  泛酸鈣市場競爭激烈

  近兩年來,泛酸系列産品價格一直運行在歷史相對低位。2012年,日本第一精細化工宣佈退出D-泛酸鈣産品領域,這促使行業更加集中,競爭也更加激烈。

  新發藥業迅速崛起于2006年,公司泛酸鈣産量激增,從年産幾百噸一下到2006年的2000噸。據報道,鑫富藥業曾指出,新發藥業正是竊取了鑫富藥業的技術才實現産能突破。

  李新發告訴本報記者,生物發酵法制泛酸鈣公司早就開始研究,開始都是倣日本技術,公司研發的技術到2005年時投産。2006年,由於巴斯夫、帝斯曼等大公司提價,使得泛酸鈣價格從45元/公斤漲到180元/公斤,“價格翻了4倍,一噸有10萬以上的利潤。因此公司2006年全力以赴擴産,年産量達2000噸,現在新發藥業的泛酸鈣年産量已達到8600噸,毛利率大約為30%。”李新發表示。

  而鑫富藥業經歷了2008年的輝煌之後,産能增速放緩。2011年,鑫富藥業營業總收入4.96億元,同比增加30.50%;營業利潤-2.3億元,同比下降23.13%;凈利潤為-2.3億元,同比下降16.57%。公司表示,主導産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研發投入增加、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導致主要産品的毛利率下降2.24%。雖然公司從2011年7月對泛酸鈣銷售價格提價10%以上仍無法扭轉局面。

  泛酸鈣、泛醇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德國巴斯夫公司、日本第一精細化工和荷蘭帝斯曼公司。國內生産泛酸鈣産品的公司主要有鑫富藥業、新發藥業、華辰生物化學等。其中,鑫富藥業與新發藥業的“掐架”可謂曠日持久,至今未有定論,本報將繼續關注。

熱詞:

  • 藥業
  • 商業秘密
  • 上訴
  • 泛酸鈣
  • 李新發
  • 證券日報
  • 判決
  • 2006年
  • 生物發酵
  • 被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