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繼券商創新業務啟動之後,與券商處於同等尷尬地位的期貨公司也將迎來嶄新業務。證監會日前發佈《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標誌著逾20年曆史的期貨行業即將告別單一經紀業務模式。
根據《辦法》,期貨公司可為委託資産100萬元以上的客戶辦理資産管理業務,期貨公司運用客戶委託資産進行投資,並按照合同約定收取費用或者報酬。除期貨、期權以及其他金融衍生産品外,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還可投資于股票、債券、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以及資産支持證券等各類股權及債權類産品。
這一重磅消息讓期貨行業倍感鼓舞。一位大型期貨公司業務部人士對記者説道,“業內盼望許久的資産管理業務終於要成為現實了!以往靠經紀業務‘吃飯’、拼價格戰的日子就要成為歷史了”。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當前我國期貨公司主要依靠經紀業務生存,手續費競爭日益激烈,因此資産管理業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期貨公司的業務結構,拓寬盈利模式,擴展期貨市場規模。
不過,儘管此舉對於期貨公司來説是一項重磅利好,但擺在期貨公司面前的現實壓力也不小。目前市場上,銀行、基金公司、券商的同類業務早已開閘,他們在人才和服務以及銷售渠道上都佔盡了優勢,期貨公司憑藉什麼跟這些金融機構競爭,還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此外,徽商期貨北京營業部分析師王盾對記者表示,該項業務將會成為期貨公司爭搶的蛋糕,目前大部分期貨公司都提供資産管理方面的服務,但都不規範,較大的期貨公司會成立投資部或者交易部,派專員維護這些需要指導的客戶;小的期貨公司則是建立微博、QQ群輔導客戶。但在我國缺少期貨市場人才的現狀下,期貨公司都把主要的人力放在開發市場上。“由於在投資理財方面思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異,如何建立期貨公司與投資人之間的信任,是目前中國期貨公司必須解決的問題。”他説道。
另外一個現實是:對於大多數期貨公司而言,新業務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即”,因為《辦法》要求,申請該業務的期貨公司凈資本需不低於5億元,同時評級要在BB級以上。而根據證監會公佈的排名,2011年有49家公司評級在BB級及以上,再結合中國期貨業協會公佈的2011年期貨公司財務數據,目前只有海通期貨、國泰君安期貨等約16家公司有望入圍試點名單。這意味著,目前國內160多家期貨公司,九成將與資産管理業務無緣。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未來期貨行業將會先‘急死’一批沒有獲得牌照的期貨公司,再‘擠死’一批做得不好的公司,業內競爭會變得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