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5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與2010年的37147元相比,增加了5305元,同比名義增長14.3%,增幅提高0.8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5%。
從登記註冊類型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平均工資最高,為51778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2倍;其次為外商投資企業,為46987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1倍;第三位是國有單位,為44695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為集體單位,為29261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9%。
相比之下,去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速更快,但總數遠遠少於前者,平均工資為24556元,與2010年的20759元相比,增加了3797元,同比名義增長18.3%,增幅提高4.2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12.3%。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分析説,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助推了職工工資上漲。一些企業為了積極應對日益加劇的競爭,有效解決“招工難”現象,或者為了搶佔科技人才、技術工人的優勢,都採取了提高工資、改善福利待遇這一有效的手段。
據統計,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達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達21.2%。平均工資較快增長的現象,可以説是我國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的一個縮影。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一年來各級政府圍繞著改革工資制度、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國共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22%。27個省份發佈了2011年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
不過,馮乃林表示,2011年平均工資雖然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工資水平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現還比較突出。對私營單位就業人員而言,其年平均工資更低,僅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57.8%。他稱,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任務艱巨而繁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後發現,如打破私營與非私營界限,在統計局的行業統計範疇之內,收入最高的是非私營單位中的金融業,平均工資為91364元,而收入最低的是私營單位中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年均工資只有11738元,兩者間相差近6.8倍。
單以非私營單位不同行業來對比,年平均工資最高的金融業91364元也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5倍,其次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70619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6倍。而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排在第三位,為65238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4倍。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20393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8%;住宿和餐飲業27847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0750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2%。
令人欣慰的是,收入最低的私營單位中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去年較之前年的增長率高達31.9%,是所有被統計行業中增速最高的。國家統計局報告稱,非私營單位中,平均工資前三位的行業增長率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反映出高工資行業高增長,低工資行業低增長的局面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