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廣西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 結富民"果實"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把圍屋唱一唱,四季如春好風光。農村如今好面貌,水泥鋪到圍屋旁。”一陣悠揚的歌聲從廣西賀州市蓮塘鎮仁衝村的客家圍屋飄出。

  仁衝村是廣西“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試點文藝村。據了解,“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是廣西各級文聯為主導的文藝工程,以廣大農村為陣地,以農民群體為服務主體,通過創建文藝村、命名文藝戶,廣泛組織開展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和專業指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農民群眾文化藝術需求、繁榮農村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主席潘琦介紹,到2020年,廣西將實現建設一千個文藝村屯、一萬個文藝專門戶的目標,極大地繁榮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賀州市富川縣城北鎮鳳溪村文藝&&人陳永楣,1993年組織村裏的百姓建立了一個民族劇團,在自家門口搭起舞臺,為鄉親們和來訪的客人表演瑤族蝴蝶歌、蘆笙長鼓舞等民族文藝節目,叫響了鳳溪村“民間藝術村”的稱號。

  “自從將賀州作為工程的試點市以來,市文聯幫助我們提高了演技,我們表演起來更來勁了。”陳永楣高興地告訴記者。

  廣西“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旨在讓每個鄉鎮都有文藝村,村村都有一定數量的文藝戶。為確保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實施,廣西文聯採用機制驅動和載體互動的辦法,從2011年6月起在賀州市開始試點,通過創建、培育、命名文藝村、文藝戶的方式,使創建工作常態化。組織開展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專業指導等文藝惠民服務,明確規定各文藝團體及文藝家協會每年下鄉駐點開展文藝惠民活動的任務和要求,讓文藝的種子留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讓百姓享受實實在在的文化生活。

  廣西文聯根據賀州的特點,注重與賀州市創建文化先進市目標相結合、與農村精神文明村建設相結合、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工程相結合、與發展文化旅遊和文化産業相結合,不斷拓展文藝村、文藝戶創建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茶園村的瑤繡能手李冬梅,從小鑽研瑤族刺繡工藝,在縣城辦起了瑤繡作坊,將傳統的瑤繡工藝品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把産品賣到了廣州、上海等地,甚至作為禮品贈送給外賓。瑤族刺繡是瑤家一種古老的民間手工藝術,自從瑤族服飾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後,李冬梅也被縣裏定為瑤族刺繡傳統工藝的傳承人。

  廣西文聯還把文藝村建設作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提出“政府主導、社會主辦、農民主體”的思路,培育了一批文藝村、文藝戶,通過積極開展民俗文化、節慶文化、村落文化等活動,讓文化藝術逐漸浸透到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並展示出新的生機。

  用文化致富鄉村。曾經偏僻貧窮的富川縣茅廠屋村,通過“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這裡的青山秀水、人文鄉賢、美食佳肴、民俗文藝不再是“養在深閨無人識”,農家樂鄉村旅遊為茅廠屋村民創造出了更多的財富。去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5000元提高到6000元。富川縣委書記廖立勇説,“在農村搞文化,只要精心組織,一樣能夠産生經濟效益,真正達到惠民的目的。”

  惠民是“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宗旨,賀州市宣傳部部長潘鳴説,民間文藝村不能讓農民“餓著肚子唱山歌、穿著補丁跳長鼓”,只有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搞藝術”的好處,文藝村才能生存,民間藝術才能傳承和發展。

熱詞:

  • 千村
  • 傳承保護
  • 瑤族服飾
  • 惠民
  • 文藝村
  • 文藝團體
  • 工程
  • 文聯
  • 鳳溪村
  • 公益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