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9日晚,國家發改委宣佈10日淩晨下調成品油價格。與以往上漲時頗多的抱怨相比,本次下調得到業界及百姓的充分肯定。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下游企業出現明顯的“跟漲”不“跟跌”或“跟跌不及時”的行為,如何將油價定價調整得更加靈活,使百姓從油價下調中切實獲得實惠,考驗著監管部門的智慧。
預料之中的降價
此次調價是繼去年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國內大宗商品分析機構生意社表示,此次油價下調在業內人士看來屬於預料之中,這次調價反應非常快,滿足條件立即降價,而下調幅度也基本到位,接軌了國際市場。
國家發改委宣佈于5月10日淩晨下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幅度確定為汽油330元/噸,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 .26元。這是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下調,而此前已連漲2次共計900元/噸。
隨著油價下調,不少城市的93號汽油售價跌破8元,重回7元區間。降價消息公佈後,百姓普遍表示支持認可。車主徼先生表示,以前“傷不起”的油價終於下調了,確實值得高興一下,希望今後能夠更加及時、靈活地調整油價。
不過,也有剛加完油的車主表示惋惜,北京一齣租司機高師傅表示,自己剛加了四十多升油就聽説要降價了,早知道等一天再加了。記者走訪發現,與歷次調價消息公佈後加油站內的門庭若市相比,此次加油站門前都格外安靜。10日淩晨左右,記者來到北京宣武門附近的一家加油站,這裡也顯得格外冷清,僅有一位車主在等待零點過後加油。
此次調價是繼去年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國內大宗商品分析機構生意社表示,此次油價下調在業內人士看來屬於預料之中,這次調價反應非常快,滿足條件立即降價,而下調幅度也基本到位,接軌了國際市場。
國家發改委表示,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呈現震蕩下行態勢。截至5月9日,國內油價挂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比3月20日下跌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根據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家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
白領魯娜對記者表示,前幾天聽説油價要降了,沒想到真能降得這麼及時,不過還是感覺降的沒有漲的多,而且其它相關行業如出租、航空客運等是否也能夠隨之一起降價。
下游企業“跟漲”不“跟跌”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成品油價做出了及時調整,包括出租、航空公司等在內的一些下游行業歷次調價較慢,態度也總是“跟漲”不“跟跌”。
以出租車的燃油附加費為例,伴隨著國際油價的攀升,一些地方的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也跟隨著大幅提升。今年年內,北京、大連、深圳、廈門、昆明等多地已經上調燃油附加費。深圳市更是漲到了4元,成了全國出租車行業收取燃油附加費最高的城市。
然而記者發現,多次跟漲的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卻很少出現下調。以北京為例,2011年4月和2012年3月北京市分別兩次提高燃油附加費,目前超過基價公里(3公里)的乘客需要交納3元燃油附加費,已佔到起步價10元的30%。記者查閱相關統計發現,自2009年徵收燃油附加費開始,國家發改委曾多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其中包括兩次價格下調,而燃油附加費只漲過兩次,從未有過下跌。
除此以外,航空燃油附加費也出現了類似問題。以800公里以下標準為例,從2009年11月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恢復徵收以來,800公里(含)以下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從20元/人一路漲至80元/人,而下調卻屈指可數。
專家認為,下游行業應更靈活地體現出油價的變化,無論漲跌,均應及時調整價格,做到公平透明,避免百姓利益受損。
除此以外,油價也成了不少企業漲價的藉口,但凡與成品油相關的行業都想借助油價上漲實現漲價目的。今年2月、3月成品油價格兩次上調之後,市場旋即掀起了一股漲價潮。食用油、日化産品、奶粉等民生用品相繼出現漲價現象,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成品油價格的上調。
而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去年成品油調價時期。在2月和4月成品油價格上調後,國內物流企業相繼調價,日化用品也有一輪漲價潮。雖然漲價潮背後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但油價上調成為了企業調價時宣稱的重要理由之一。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洪濤説,成品油調價後通常會引起一系列價格的變動,但是往往是漲價以後相關産品會迅速提價,降價以後卻反應遲緩。這種“跟漲不跟跌”、“漲多降少”的現象很不正常。
成品油定價機制仍有改進空間
成品油此番降價,雖讓不少老百姓感到高興,但也有人對於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未能推出感到遺憾。專家認為,如何使國內油價變化真實反應成本變動,而又不過分衝擊百姓生活和企業生産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成品油相關下游企業應加強自律,避免盲目漲價賺“黑心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認為,自2009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以來,國內油價已與國際接軌,基本解決了煉油企業高油價進低油價出的問題,推動了煉油行業穩定發展,但還可以更加靈活。
他認為,應改進單純按照國際油價確定國內油價的辦法,將國內石油生産成本價統一考慮進去,按國際油價與國內石油生産成本價的綜合價格,確定國內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這既可避免國內原油搭車國際原油漲價,也可避免國內原油與國際原油一樣成為推動國內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同時,改進對石油企業實際財務成本的核算監督辦法,推動石油企業提高國際油價消化能力,嚴格控制石油企業借國際油價上漲之機誇大國內石油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其它方面的成本水平,避免將國際油價漲價因素完全甚至“加成”轉嫁到國內,推高國內物價水平。
因此,他建議將國際“三地”22天平均價格漲跌4%作為國內油價調價窗口,改為按每月實際進口油價的平均價格漲跌3%作為國內油價調價窗口。國際油價波動超過一定幅度,可每月一調,否則不調。這樣做既可避免我國實際進口油價與國際石油價格的偏差帶來的矛盾,也可讓社會對油價調整有更加明確、可見的預期。
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舒朝霞則建議縮短調價週期,使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進一步接軌,從而減少投機囤油機會。此外,當油價過高時,可以下調相關稅費,以減少民眾負擔。目前我國加在成品油上面的稅費價格相對德國等一些國家高出不少,因此要減少油價上漲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可以適當減稅。
對於企業跟風漲價,洪濤説,儘管價格剛性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價格變化不能過於頻繁,但起碼應該做到上下波動,而不是一味的單邊向上浮動。企業要賺“良心錢”,不要賺“黑心錢”。當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應該要在價格上有所反應。
洪濤説,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搭車漲價、跟風漲價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及時公佈市場信息,加強引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一些所謂的漲價理由不攻自破,控制因為成品油價格上調引起的盲目漲價行為。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