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需求低迷拖累外貿 穩出口亟待政策加力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0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倪銘婭

  內外需低迷態勢尚未好轉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市場預期4月出口增速為8.5%,而4.9%的出口增速遠低於預期,主要是受歐日市場出口增速回落的影響,反映在前期訂單消化之後,外需疲弱對中國需求的影響開始顯現。

  國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杜徵徵認為,外需低迷拉低出口增速:一是美國經濟增長在二季度放緩,就業、房地産回暖幅度低於預期,影響消費,進而對中國出口産生影響;二是歐債危機影響仍在持續。

  據海關統計,在出口商品中,前4個月機電産品出口3467.9億美元,增長8.5%,較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高1.6個百分點。同期,紡織服裝和鞋等部分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中,服裝出口399.7億美元,增長1%;紡織品出口288.5億美元,下降0.3%;鞋類出口124億美元,增長4.2%。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學家張磊認為,從産品特徵看,傳統加工貿易産品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出口競爭力有所減弱。

  從進口數據來看,4月我國進口1448.3億美元,同比增長0.3%,環比下降9.7%。其中,一般貿易進口848億美元,同比僅增長1.9%,環比下降0.7%。加工貿易進口項下,前4個月我國加工貿易進口1468.8億美元,同比下降0.3%。

  李慧勇認為,進口增速低於市場10.9%的預期,主要是一般貿易進口繼續明顯下降所致。這説明內需疲弱的態勢仍然沒有實質好轉。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認為,進口增速比預想的差,主要由於兩方面原因所致:一是去年大宗商品價格在這個時點較高,導致今年商品的名義價格年增率為負;二是投資增速下滑非常快,尤其是對房地産的調控影響到了內需。

  海關統計顯示,4月我國出口1632.5億美元,同比增長4.9%,環比下降1.5%;進口1448.3億美元,同比增長0.3%,環比下降9.7%。業內人士認為,4月出口和進口增速均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外需和內需形勢嚴峻。在外部經濟復蘇尚不明朗,國內投資和消費有待提振的情況下,穩定外貿的支持政策亟待出臺。專家預計今年外貿情況下半年會好于上半年,全年料呈現前低後高格局。

  多因素交織影響外貿格局

  從海關數據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自2008年7月開始出現下滑。其後在國內外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出口出現恢復性增長。但隨著歐債、美債危機的出現以及近兩年來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我國出口增速逐步呈現回落態勢。

  最新海關數據表明,我國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增長乏力。前4個月,我國與歐盟雙邊貿易總值1705.3億美元,同比增長0.3%;與日本雙邊貿易總值為1071.8億美元,同比下降1.5%;與美國雙邊貿易總值為1461億美元,同比增長9.2%。

  分析人士認為,出口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國外需求減弱的影響。國外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外需不振,使中國出口受阻。今後出口增長仍然要看外部經濟的復蘇情況。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分析師陸志明表示,未來出口走勢主要還是看國際經濟的復蘇狀況。短期來看,國際經濟復蘇仍不容樂觀,國內應加大結構調整,擴大內需。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員李建認為,從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在溫和復蘇,歐盟經濟有待觀察,發展中國家經濟將保持一定增長。下一步出口增速,除了要看歐美經濟復蘇情況外,還要看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的發展。要保持出口的穩定,可以適當調整出口結構,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

  李慧勇表示,中國的出口不能完全寄希望於“別人好我們跟著好”,政策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行。

  受歐美市場訂單不振影響,今年第111屆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累計出口成交額環比下降近5%至360.3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海關最新統計顯示,前4個月,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1176.5億美元,增長6.7%;我國與俄羅斯和巴西雙邊貿易總值分別為286.9億和250.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7.7%和14.4%。

  張磊表示,出口區域結構調整特徵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應由主要依賴發達經濟體向更注重近源新興經濟體轉變。

  中國出口疲弱的同時,進口也同樣顯示出疲軟態勢。分析人士認為,進口的疲軟顯示出內需乏力,尤其是投資乏力。未來一段時間,內需的變化主要看調控狀況。

  陸志明表示,進口主要還是看國內經濟增長需求和國際商品價格走勢。中期來看,國際商品價格走勢是向下的,但也會反復。國內經濟增長主要看調控狀況,在調結構的過程中,經濟增速將基本保持平穩。在此背景下,進口就不會有大的提升空間。

  李建認為,內需調控主要還看政府對投資的調整以及國內消費情況。金融危機後,政府推出了4萬億刺激政策,導致前幾年投資增長較快,拉動了進口增長。進口的大量增加抬高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儘管目前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下跌,但由於企業大多在高價時購買了原材料,受去年物價調控影響,壓低産品價格銷售。而在國內需求不旺的情況下,銷售放緩,導致企業今年無法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時再買入,從而投資放緩,減少了進口。預計政府調控不會再像前幾年那樣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更多將看消費如何提振起來。

  二季度外貿形勢或存轉機

  李慧勇認為,穩外貿政策需要加碼。出口方面,應加大對出口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出口退稅進程;進口方面,應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增長,加大“十二五”項目開工和既有項目復工進度等。只有這樣才能穩定住經濟下滑的態勢。預計今年外貿情況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全年將是一個前低後高的走勢。

  華寶信託宏觀分析師聶文表示,由於民間投資的兩大支柱——房地産和出口均不樂觀,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大,需要政策加大寬鬆,而不僅僅是微調。預計5月中下旬央行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次,財政投資也將進一步增加,刺激出口和消費的政策將逐步出臺。

  張磊表示,由於基數效應以及美國經濟的好轉,預計二季度外貿將好于一季度,進出口增速或在7%左右。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導致的傳統加工貿易不斷向外轉移,預計加工貿易進口增速會持續下滑。調整産業結構、加快産業升級、幫助企業尋找盈利點急需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熱詞:

  • 出口增長
  • 出口結構
  • 出口競爭力
  • 外貿政策
  • 進口
  • 雙邊貿易
  • 外需
  • 加工貿易
  • 分析師
  • 經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