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周子勳:成品油定價須徹底市場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0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發改委9日發佈通知,決定自5月10日零時起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經過測算,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

  對於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國家發改委給出的理由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綜合考慮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求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降低成品油價格。

  國家發改委此前曾明確表態,在成品油調價操作中,每逢國內油價需上調時,因要考慮對下游行業影響以及通脹壓力,國家不僅適當控制調價幅度,還經常推遲調價時間;每逢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下跌時,國家即按當時國際市場油價與上一次調價時水平所對應的降幅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因此,從調價操作時間看,不存在“漲快跌慢”問題。

  其實,這樣的説法是可笑的。在筆者看來,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制定時,就以選擇性的國際接軌為兩桶油保證利潤作了鋪墊。首先,按照現行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就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但是,從目前來看,跌幅已經超過8%。所以,還是調得慢,不及時。

  其次,這一機制實施3年來,沒有改變漲得快降得慢的陷阱。其中,在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一度呈現雪崩式下跌,但是國內成品油價格絲毫不為所動。正是由於定價機制的“只漲不跌”,逐漸將這一機制送入了名存實亡的境地,成品油價格也就更多的具備了“行政定價”屬性。這是中國成品油市場的企業壟斷與半市場定價現狀下的必然。

  也正是在這個機制下,國內兩桶油通過上下游的操作,不斷擴張,形成了全行業的資源壟斷。“兩桶油”公佈的2012年一季報顯示,兩公司合計凈賺525.63億元,日賺5.8億元。在成本信息不透明的背景下,兩桶油一方面通過合併業務降低利潤,另一方面,為了繼續獲得國際油價的壟斷利潤,又單獨地把煉化環節的虧損不斷地放大,以獲得漲價的數據支持與國家財政補貼。

  就在定價機制淪為“漲價”機制之際,國內成品油市場也就亂象叢生。由於近些年的全球性量化寬鬆,國際油價長期上揚趨勢難改,中間商囤貨惜售已成為普遍的市場操作行為。尤其是近期再度上調成品油價格的預期十分強烈,煉油企業、貿易商以及部分加油站,都在蠢蠢欲動,囤貨以備漲價後獲取更高利潤。可以説,成品油價格機制的缺陷,已經嚴重危及到了各個環節的正常運行,干擾了市場秩序的自發調節。

  因此,在目前情況下必須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和優化民生雙管齊下,方才能夠保證民生水準不至於受到嚴重影響。希望如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4月29日在海口市談及中國産品價格改革時所稱,天然氣、成品油的定價模式都正在或即將進行改革,目標是價格徹底市場化。

熱詞:

  • 成品油價格
  • 成品油定價
  • 國內成品油
  • 定價機制
  • 漲價
  • 定價模式
  • 國家發改委
  • 國際市場油價
  • 國際市場原油
  • 囤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