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中國連續兩年成全球第一大藝術品市場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8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記者 于立霄)2011年,全球藝術品交易額中,中國排名第一,佔全球市場的40%,幾乎相當於第二名美國、第三名英國的交易額總和。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藝術品市場。其中,北京的藝術品交易額在中國居首位,其他城市依次為香港、上海、杭州和濟南。

  7日,在此間舉行的北京文物藝術品交易産業發展座談會上,北京市商務委主任盧彥引用法國著名藝術品拍賣網站發佈的年度藝術品市場報告時透露了以上數字。

  盧彥介紹説,2011年,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514億元人民幣,佔全國文化藝術品拍賣成交額的89.3%。這體現了藝術品交易中北京的獨特優勢。

  盧彥稱,經過多年努力,北京逐步形成了一批品牌化、規範化的拍賣企業。目前,北京具有3A級資質拍賣企業12家,2A級拍賣企業29家,A級資質拍賣企業21家,分別佔全國的12.9%、6.56%、2.65%。中國嘉德、保利、瀚海等一批文物拍賣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領軍企業,這些企業在中國乃至全球都佔有一定地位。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介紹,近年來,北京地區的文物藝術品市場呈現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以舊工藝品、文物商店、文物拍賣和文物藝術品博覽會等方式,構成國內最大的文物藝術品展示、交流、交易體系,形成巨大的文化創意産業。

  孔繁峙表示,除了拍賣市場大繁榮,2011年,北京市共有文物商店63家,其中國營文物商店11家,其餘為民營。文物商店年經營額約為1億元左右。目前,北京地區還有類似于古玩城、天雅、潘家園等一定規模的以銷售古玩、古董、舊傢具、珠寶等舊工藝品為主的交易市場約20家,據初步統計市場中經營者近萬戶,年交易額約為40億元。

  孔繁峙説,文物藝術品交易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拉動北京市文化活動及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方面。拍賣活動越來越帶動文物藝術品鑒賞、講座、拍賣品展示、圖錄出版發行等相關産業鏈,以及金融、旅遊、物流、餐飲、酒店等服務産業的發展。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在會上透露,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創造稅收超過8億元,人均創稅額達到26.67萬元,遠高於人均稅收排名第一的證券業(19.77萬元)、排名第四的銀行業(12.28萬元),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熱詞:

  • 文物藝術品
  • 藝術品市場
  • 藝術品拍賣
  • 文化創意産業
  • 文物商店
  • 拍賣企業
  • 文物拍賣
  • 拍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