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投資客千萬現金追逐藝術品 海派名家高不可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1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隨著藝術品熱在國內不斷地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拿著從股市中、從樓市裏套出的資金追逐藝術市場這一片新的土地。除了這些投資客捧著百萬千萬的現金“殺入”藝術品市場。

  上海自1843年開埠之後,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一躍取代了蘇州、廣州和揚州成為了中國的大都市,各路畫壇高手也雲集于海上。在繼長安畫派、京津畫派、金陵畫派以及浙派書畫紛紛拉出市場“長陽線”之後,海派書畫終於不甘沉寂,一些大名家如張大千、吳昌碩、謝稚柳等紛紛在市場上連續漲升並創出歷史新高,但更多名家作品同其他地域畫派名家相比還有較大價差。從海派書畫曾佔中國近現代書畫半壁江山的領軍地位來看,市場人士認為,海派書畫要回到應有的市場地位,空間還很大,這種由於社會認知度所造成的價格洼地,將給先知先覺的藏家和投資者提供機會。

  然而海派大名家的畫門檻太高入手風險高,而幾千上萬的小名頭真假難辨並且升值潛力差,這些都制約了海派書畫在普通收藏圈的普及,影響了優秀海派書畫藝術的傳播。其實不少人已經開始注意海派書畫的兩股後期之秀新海派書畫和海派名家的後裔。

  新海派畫家指的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出生的上海中青年國畫家中的佼佼者。由於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典型時代性,使得他們對中國畫的傳承和創新之路成為海派畫壇如何繼承和發展這個大命題的經典案例。而海派名家的後裔,則指的是海派書畫名家的後代,比如説陸儼少的兒子陸亨、鄭午昌的兒子鄭孝同等。不少海上書畫名家的後裔長期在先輩的身旁耳濡目染、受到正宗家傳,作品都保留了部分先輩的風采,因此作品具有較高的審美水準,也具備一些保值的能力。

  作為普通投資者,大多人並不希望在高風險的環境中追逐超高額回報的,步步為營實現資産保值才是主流。因此在踩著先輩開闢的道路中,收藏一些新海派和後裔的作品,在實現較高的審美價值滿足的同時,在高通貨的環境下實現資産保值。

  

熱詞:

  • 海派
  • 名家作品
  • 藝術品市場
  • 陸儼少
  • 資産保值
  • 書畫名家
  • 畫壇
  • 時代性
  • 升值潛力
  • 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