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廣州織金彩瓷鑒藏 清廣彩精品存世量極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15:5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大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清乾隆 廣彩開光人物紋雙螭耳瓶

       一套廣彩人物紋杯碟無底價拍賣,廣彩人物紋大盆估價5000到8000元,清乾隆廣彩開光人物紋雙螭耳瓶估價8000到10000元……在本週末華藝國際更名後第一場小拍上,6件廣彩以不超過10000元的估價亮相,引起市場關注。雖然瓷器板塊近年價格飛漲,廣彩行情卻一直不溫不火,反而成為部分廣東收藏者主攻的新對象。

       廣彩轉型不成功又回到“老路子”

       “沒有一個藝術品種一直流傳下來卻一成不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和推廣廣彩的曾波強説,與其他瓷器品種一樣,廣彩也經歷了幾次變化,每個時期各有特點:康熙至雍正年間是廣彩的初創期,基本確立了其面貌;乾隆年間是廣彩的成熟期,廣彩的創燒空前繁榮;嘉慶道光年間是廣彩的轉型期,呈現出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轉型期也可以稱為‘實驗期’。”收藏廣彩多年的趙先生認為,工藝美術的創作一方面順應了社會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引領了不同時期審美需求的轉變,而廣彩的轉型正體現了藝術的引領作用。曾波強認為,廣彩轉型的誘因源於市場的發展:“在一段時間的‘流行’後,商家們需要開拓廣彩的銷售路子,因此必然要創新。”據了解,當時創新的品種主要有兩種,除了讀者收藏的這種典雅風格器物外,另一種的邊飾使用傳統廣彩描法,而主題採用墨彩。這兩種風格明顯有別於艷麗的傳統廣彩,且工藝更為細膩精巧。

       然而,這種轉變顯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因為在道光之後,廣彩又回復到“老路子”上來,進入發展的穩定延續期。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