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從相關權威渠道獲悉,延宕七年的天然氣出廠定價機制改革終於獲得實質性進展,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之前在廣州、廣西試點的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市場凈回值”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有望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天然氣普遍採用的“成本加成”出廠定價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場價值,造成“進口倒挂”、“一地多價”、成本不透明等問題,加上天然氣對外依賴度日益提高,推行天然氣價改勢在必行,目前是較好時機,但隨著價改的實施,新一輪的天然氣價格上漲實在必行。
發改委去年在廣東、廣西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試點方案總體思路,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選取計價基準點和可替代能源品種,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挂鉤調整的機制,並以計價基準點價格為基礎,綜合考慮天然氣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確定各省(區、市)天然氣門站價格。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艗譞表示,天然氣價改可能會推動一些地區天然氣價格上漲。價格是否上漲分兩種情況:如果是主要依靠進口天然氣的城市,氣改後的價格很可能會稍稍下降,但如果是依靠國內管道運輸的城市,價格無疑會上漲。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此前在廣東、廣西進行天然氣改革試點比較容易,因為這兩個省份天然氣主要依靠進口,價格前後浮動不大,難以看出價改困難之處。但對於四川這樣依靠國內管道氣的省份價格將會上漲約1.5元/立方米。
“目前我國天然氣佔能源比重不到4%,但在2015年將會達到8%,其中有40%將依靠進口。現在改革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即便出現改革‘不良反應’,也不會從根本上對市場和能源結構産生影響。但如果在‘十二五’結束之後改革,改革成本和困難都會加大。”林伯強分析。
在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看來,由於貨幣貶值、通脹壓力,加上人工、運輸、銷售成本都在上漲,煤電油氣漲價也情有可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資源類價格都將保持一直上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