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100業績暴增公司:83家非經常性損益貓膩多 31億超募利息催肥創業板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7: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率常常會撒謊。對股東們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增長率是怎麼來的。

  業績增長與成長性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要被當下漂亮的增長數據迷惑。因為,它很可能是明年甚至未來幾年的一個大坑。

  本期財務機要,理財週報綜合考核凈利潤增長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三個利潤增長指標,挖掘出業績增長最快的100家公司,並解開其業績暴增背後的秘密。

  230公司凈利暴增超100%

  2011年,2381家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224619億,增長23.27%;營業利潤25273億,增長14.34%;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9267億,增長13.13%。其中,230家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0%。其中,42家為保殼心切的ST公司。

  從板塊劃分看,創業板業績增速略高於主板和中小板公司。創業板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5.25%,高於主板的13.36%,中小板的10.31%。但是,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創業板的業績增速只有13%。

  但主板公司的增長數據顯然更實在。剔除偶然性因素和ST公司,綜合凈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扣非後凈利潤增長率三大指標看,100家上榜公司中48家為主板公司。

  從行業表現看,有色、食品、農業、電子、建築建材、商業、家電、金融8個行業公司的整體增速都在20%以上。這些行業中,既有高彈性的有色金屬、建築建材,也有消費類的食品、家電、農業、商業,還有金融,行業特徵並不清晰。

  近五年各行業公司業績波動顯示,採掘、機械設備、商業貿易等行業的凈利潤波動較小,而鋼鐵、電子、交通運輸、有色金屬、信息服務等行業的凈利潤波動較大。

  上榜公司最多的化工類、有色金屬類公司特別搶眼,兩者均屬於週期性行業,受制于行業因素。三愛富、紅星發展、氯鹼化工這三家化工公司是典型的受行業景氣驅動的公司,業績如同過山車。

  三愛富(600636.SH),這個做製冷劑的公司,2011年凈利潤7.31億、增長14倍。原因在於2011年上半年,製冷劑産品需求旺盛,産品價格大漲。但到當年下半年,風雲突變,歐洲市場惡化,出口萎縮嚴重。公司也一再提醒2012年存在業績下滑風險。

  對這類外部環境瞬息萬變的公司,一時的業績增速並非關鍵,關鍵是保持增長曲線平滑向上。

  83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貓膩多

  對上市公司而言,業績增長速度並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增長“含金量”。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持續的、穩健的、可預期的增長才是王道。

  理財週報統計發現,業績增速前100位的公司中,83家公司靠著不同程度的非經常性損益“撐門面”,佔比83%。這100家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共48.3億,佔350億凈利潤總額的14%。

  所謂非經常性損益,即與公司經營無直接關係的收支。根據現行會計準則,非經常性損益包括21類項目。常見的非經常性損益包括,處置資産利得、債務重組、稅收返還減免、政府補貼、短期投資損益、各項資産減值準備等。每一項都大有文章可以做。

  榜單中興業礦業(000426.SZ)最為典型。其2011年凈利潤暴增469%,但事實上,其營業利潤僅增長1.2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增長只有25.65%。落差如此之大,在於其2.89億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合併子公司當期凈損益和處置固定資産損益)。

  對ST公司而言,最常用的手法是用非常性損益“斷臂求生”,靠變賣資産和債務重組續命。理財週報統計,A股165家ST公司,48家靠著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為盈。如ST東盛,2011年當年虧損5232萬,但當年非經常性損益為3.5億,順利扭虧為盈。

  對主流公司而言,非經常性損益是“錦上添花”。以伊利股份為例,2011年,其凈利潤18億,其中近5億為非經常性損益。耐人尋味的是,這5億非經常性損益,政府補貼佔3.7億。伊利在與蒙牛對峙的格局中獲得了更多主動權。

  而對於新上市公司而言,非經常損益則是必要的“助燃劑”。近期上市的奧康國際(603001.SH)2011年凈利潤4.57億,非經常性損益5187萬,佔比11.34%,將其EPS從1.27元增厚到1.43元,為其25.5元發行價、25.25倍的首發市盈率鋪路。

  創業板水分多:超募利息佔比13.3%

  高增長一直是創業板公司的標簽。從2011年財報數據看,創業板凈利潤增長率達15.25%,確實略高於主板和中小板公司。但2010年,創業板整體凈利潤增長率為40.89%,時隔一年,業績增長速度大幅滑落。

  儘管如此,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水分仍然存在。

  申銀萬國策略分析師趙隆隆認為,募集資金利息收入對於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有著明顯影響,創業板公司業績有一定的水分。

  據理財週報統計,截至目前,311家創業板公司共超募1204億資金,平均每家公司超募3.87億。這些體量非常大的超募資金,産生的利息收入大幅提升了公司的業績。

  在當前資金偏緊、資金成本處於高位的情況下,一般公司的財務費用在上升,創業板公司卻能因超募資金獲得更多的利息收入,此時創業板業績水分顯得更大。

  2011年,311家創業板公司凈利潤總額為235億,而利息收入總額為31.3億,佔比為13.3%。

  東方財富(300059.SZ)的業績增長便是典型的“利息拉動型”。2011年,東方財富營業收入2.8億、凈利潤1.07億,而利息收入4267萬,利息收入佔業績比重為30%。

  “超募王”國民技術2011年利息收入高達5911萬,為創業板最高者。這5911萬利息收入,無形中提升了國民技術41%的凈利潤。

  此外,利潤中有一部分是稅收補貼,也是創業板業績存在泡沫的重要原因。隨著創業板公司的成功上市,政府補貼等“特色福利”將逐漸消失,這將進一步擠掉創業板的泡沫。

熱詞:

  • 創業板
  • 非經常性損益
  • 利息收入
  • 業績增速
  • 業績增長
  • 公司業績
  • 催肥
  • 業績下滑
  • 公司經營
  • 凈利潤增長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