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十二五末長三角電信業務年收入超2800億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業與信息化部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為加快構建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通信業發展,引領支撐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和一體化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了《長江三角洲地區通信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附件:長江三角洲地區通信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目 錄

  前 言 1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2

  (一)行業保持健康平穩增長,信息基礎設施綜合實力全國領先 2

  (二)服務支撐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日益突出 3

  (三)行業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市場競爭格局不斷優化 4

  (四)區域合作日益密切,通信服務一體化進程加快 5

  二、“十二五”面臨的發展環境 6

  (一)長三角地區堅持科學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轉型升級 6

  (二)長三角地區堅持和諧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公共服務 7

  (三)長三角地區堅持率先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引領支撐 7

  (四)長三角地區堅持一體化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協同合作 8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9

  (一)指導思想 9

  (二)發展目標 9

  四、主要任務 12

  (一)推進信息網絡演進升級,增強基礎設施綜合實力 12

  (二)培育信息服務新興業態,拓展行業發展空間 14

  (三)加快通信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16

  (四)踐行通信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17

  (五)加強通信協同與區域合作,促進一體化發展 18

  (六)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和應急能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19

  五、政策保障措施 20

  (一)創新區域協調機制 20

  (二)提升條塊結合力度 21

  (三)優化協同發展政策 21

  (四)提升行業監管能力 22

  (五)深化安全應急保障 22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3

  六、規劃實施 24

  附件:名詞解釋 24

  前 言

  長江三角洲地區(以下簡稱“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突出的帶動作用。長三角地區通信業是構建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網絡服務和信息應用,引領和支撐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和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行業。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和《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了《長三角地區通信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指導長三角地區通信業未來五年發展、提升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引導市場主體行為、配置政府公共資源的重要依據。

  《規劃》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以下簡稱“兩省一市”),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佔全國的11.7%。規劃以上海市和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16個城市為核心區,統籌兩省一市通信業發展。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一)行業保持健康平穩增長,信息基礎設施綜合實力全國領先

  1.行業規模穩步增長。2010年,長三角地區基礎電信企業完成電信業務收入1747.7億元,佔全國比重為19.2%,“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9.6%,分別高於全國及東部地區0.4和1個百分點。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87億戶,年均增長7.6%,佔全國比重為16.3%,其中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33億戶(其中:3G用戶數達到866.6萬戶),年均增長14.8%,佔全國比重為15.5%;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2404.6萬戶,年均增長23.0%,佔全國比重為19.0%。

  2.信息基礎設施競爭力全國領先。長三角地區光纜線路長度達到161.4萬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到6.1萬公里,本地網中繼光纜和接入網光纜線路長度達到155.3萬公里,分別為“十五”期末的3.4倍、1.1倍和3.7倍;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2.1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到3941.9萬個,分別為“十五”期末的2.4倍和3.4倍。長三角地區人均光纜線路長度、人均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人均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1.2倍和1.8倍,是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1.3倍、1.03倍和1.3倍。

  3.引領推動行業創新發展。上海市和南京市成為首批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上海市、南京市和杭州市成為國家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無錫成為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上海市、南京市和杭州市率先組織開展TD-LTE規模技術試驗。上海市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目標並全面開展各項智慧工程項目,江蘇省成為全國物聯網産業發展最為活躍的省份,浙江省雲計算服務平臺正式啟動。長三角地區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業務、新形態快速發展,各類互聯網應用迅速擴展,為推動通信業創新發展起到了良好示範作用。

  (二)服務支撐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日益突出

  1.有力支撐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長三角地區電信業務量快速增長,行業投資規模穩步增加,電信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5%,高於全國水平0.25個百分點。積極推進信息通信技術和服務與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調整産業結構、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節能減排、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新興網絡經濟蓬勃發展。長三角地區電信企業積極開展各類應用平臺建設,開發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服務應用,推動新興企業發展集聚,新興服務業態不斷涌現。截止到“十一五”期末,兩省一市的省內增值電信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約佔全國17.3%。2010年省內增值電信企業業務收入超過233億元,佔全國比重超過23.5%。形成了一批初具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部分企業的市值排名進入全球前列。

  3.全面服務民生和社會發展。長三角地區電話普及率達到120.1部/百人,分別領先全國和東部地區33和7.5個百分點。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85.4部/百人,分別領先全國和東部地區21和2.6個百分點。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普及率達到15.4戶/百人,分別領先全國和東部地區6和2.2個百分點。已全部實現行政村通寬帶、行政村和自然村通電話。“十一五”期間,電信綜合資費水平年均降幅為9.8%。

  4.在重大活動保障和突發事件處置中做出積極貢獻。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應急通信保障服務與協同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成功完成了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會等系列通信保障工作。在抗擊雨雪冰凍自然災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等突發事件中確保了重要通信的暢通。

  5.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範圍從基站、鐵塔、桿路,拓展到地鐵、高鐵、城鐵、隧道等重點工程、重要場所,逐步向管道和室內分佈系統延伸,有效地減少了重復建設。積極引入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産品和新工藝,加快高耗能設備的升級改造和老舊設備退網,單位綜合能耗明顯降低。

  (三)行業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市場競爭格局不斷優化

  1.結構轉型和優化升級初見成效。增值電信等非話業務快速發展,行業信息化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非話業務收入增速明顯高於話音業務。2010年長三角地區基礎電信企業非話音收入所佔比重達到48.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6個百分點。

  2.市場競爭格局不斷優化。經過新一輪基礎電信企業重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在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全業務競爭格局。3G業務市場競爭更趨均衡,截止到“十一五”期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長三角地區的3G移動電話用戶市場份額分別為31.4%、45%和23.6%。

  (四)區域合作日益密切,通信服務一體化進程加快

  1.區域合作不斷加強。長三角地區通信業建立和完善了聯席會議等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探索建設長三角地區的共享核心基礎數據資源庫,建成了企業信用和商務信息等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平臺。在網絡維護方面,基礎電信企業積極協商解決邊界漫遊等問題。

  2.通信服務一體化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基礎電信企業在一體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開展了長三角地區無線寬帶省際漫遊、異地一卡雙號、商旅卡等業務和異地繳費、充值、查詢、補卡等服務。

  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長三角地區通信業還面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一是行業轉型升級力度尚需加強。通信業服務兩化深度融合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電信企業技術業務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條塊結合力度尚需加強。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電信企業三個層面的聯絡和交流有待進一步增強,相關溝通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安全保障能力尚需增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重要通信和應急通信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面臨的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長三角地區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時期。長三角地區區位條件優越,經濟基礎雄厚,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地區通信業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

  (一)長三角地區堅持科學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轉型升級

  長三角地區地處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農業基礎良好,是我國高端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的中心之一,是我國金融、物流、信息、研發等高端服務業密集區之一,第三産業增幅多年來一直超過第二産業,經濟結構日趨合理。“十二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堅持科學發展,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求長三角地區通信業把握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基礎,充分契合區域科學發展與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通信技術和服務在經濟社會領域的應用創新,加快培育新興服務業態,推動通信業轉型升級。

  (二)長三角地區堅持和諧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公共服務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農村居民純收入均居於全國前列,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對應急通信快速反應能力和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堅持和諧發展,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長三角地區通信業更加注重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加大對農村地區、流動人口、貧困人口、老年人口通信需求的支撐力度,加強對社區服務、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公共服務類信息業務的開發力度,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和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三)長三角地區堅持率先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引領支撐

  長三角地區較早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試驗地,率先建立起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有力地帶動了東部地區和長江流域發展,為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二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堅持率先發展,到2015年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求長三角地區通信業率先開展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率先開展新技術、新業務試驗和商業模式創新,率先推進信息通信技術向新領域、新環節滲透。

  (四)長三角地區堅持一體化發展,要求通信業更加注重協同合作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基礎較好。地域相鄰,文化相融,人員交流和經濟往來密切,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機制,具備了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並在擴大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和不停車收費系統服務範圍、深化區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有效探索。“十二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堅持一體化發展,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促進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在交通、能源、水利、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要求長三角地區通信業加速整合區域內通信資源,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內通信要素的高速流動和融合互補,協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探索新興産業發展模式,合作實現區域內通信服務一體化。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長三角地區戰略定位,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立足科學發展,著力和諧發展,聚焦率先發展,創新一體化發展,更加注重通信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揮引領支撐作用;更加注重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業態培育,發展壯大新興信息服務業;更加注重推進基本通信服務均等化,提升社會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更加注重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和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到“十二五”期末,長三角地區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群,初步實現“網絡無處不在,信息普惠全民”,行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區域合作顯著增強,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更加突出。

  1.通信發展水平達到新高度。

  行業規模持續增長。到“十二五”期末,長三角地區電信業務年收入超過2800億元,年均增長7.4%,其中基礎電信企業電信業務年收入超過2200億元,年均增長5.1%。“十二五”期間,通信業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到2650億元。

  服務水平穩步提高。電話用戶總數達到2.4億戶,普及率超過149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1.9億戶,普及率超過118 部/百人,其中3G用戶數達到8500萬戶。互聯網網民數超過1億人,普及率超過65%。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100萬戶,普及率超過 26戶/百人。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1.28億戶。

  2.信息基礎設施實現新跨越

  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建成。信息網絡實現寬帶化升級,超高速、大容量、高智慧幹線傳輸網絡基本形成,互聯網應用基礎設施實現統籌佈局和全面優化,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基本建成,3G網絡基本實現全面覆蓋,LTE商用。

  寬帶網絡接入能力明顯提升。商務樓宇光纖通達率達到100%,城市住宅光纖入樓率達到90%,新建住宅小區光纖入戶率達到80%,基本實現行政村通光纜。城市家庭基本具備30Mbps以上寬帶接入能力,核心區16個城市中心城區家庭基本具備100Mbps以上寬帶接入能力,農村家庭基本具備8Mbps以上寬帶接入能力。基本實現城市無線寬帶網絡全面覆蓋。

  3.先試先行拓展新領域

  實現融合創新發展。率先開展新技術試驗、新業務應用和新模式實踐,到“十二五”期末,三網融合業務全面展開,IPTV用戶、手機電視用戶分別達到800萬戶和4000萬戶;率先完成基於IPv6的骨幹網、城域網網絡改造和技術升級,政府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全面支持IPv6,率先向下一代互聯網平滑演進。

  開展先導應用示範。在長三角地區建成國家級物聯網産業基地。開展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應用示範工程。建設若干智慧型現代化城市,在發達城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市”,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建成區域性信息港。

  4.通信服務一體化取得新進展

  建立統一的服務平臺和標準規範,提供跨省市的充值、業務查詢、商旅服務、補換卡、長三角套餐等服務。建立健全應急通信聯動機制和網絡與信息安全聯動機制。建立支撐行業發展和電信監管的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標準統一、資源共享、工作協同、服務提升,行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5.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基本實現信息通信技術廣泛應用。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推廣應用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與生産製造和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在政府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普遍應用,向商業活動和社會其他領域全面滲透。全面建成面向農村的信息服務體系。

  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新技術全面應用,到“十二五”期末,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0%。推廣信息通信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帶動其他行業綜合能耗明顯下降。

  有效帶動上下游産業發展。有效帶動電子信息産業、工程建設、網絡維護和信息服務等上下游産業發展,推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十二五”期間累計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

  表1 長三角地區通信業“十二五”主要指標及目標分解指標類別 指標名稱 單位 長三角地區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業務

  規模 電信業務收入 億元 2826 650 1020 1156 其中:基礎電信企業電信業務收入 億元 2246 500 920 826 五年累計固定資産投資 億元 2650 600 1200 850 電話用戶數 萬戶 24000 3800 11300 8900 其中:移動電話用戶數 萬戶 19000 2800 9000 7200 其中:3G用戶數 萬戶 8500 1000 3500 4000 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 萬戶 4100 700 2000 1400 移動互聯網用戶數 萬戶 12800 2000 5000 5800 互聯網網民數 萬人 10400 1700 4500 4200 IPTV用戶數 萬戶 800 — — — 手機電視用戶數 萬戶 4000 — — — 普及

  程度 電話普及率 部/百人 149 158 144 151 其中:移動電話普及率 部/百人 118 119 114 121 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普及率 % 26 29 25 23 互聯網網民普及率 % 65 71 60 70 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五年累計新增崗位 萬個 30 — — —四、主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長三角地區通信業要牢牢把握信息通信技術開發應用帶動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信息基礎設施在推動産業升級和邁向信息社會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一)推進信息網絡演進升級,增強基礎設施綜合實力

  加快建設覆蓋區域、輻射周邊、服務全國、聯絡亞太、面向世界的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加快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根據不同區域特點探索發展多種模式的光纖寬帶接入,加快光纖寬帶接入網絡建設,大力推進城區光纖到樓入戶和農村光纖進鄉入村,提高城鄉寬帶網絡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有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統籌推進移動通信發展。統籌2G/3G/WLAN/LTE等網絡協調發展,優化網絡結構,提升網絡質量。加大3G網絡投資力度,加快網絡建設速度,擴大網絡覆蓋範圍,推進網絡在長三角地區全面覆蓋, 推進無線局域網在長三角地區熱點區域和公共場所覆蓋。加快推進LTE商用進程。

  積極推進向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完善網絡佈局,有序推進互聯網優化、改造與升級。積極推進IPv6商用網絡部署,加快骨幹網、城域網、IDC、支撐系統的IPv6升級改造,提升網絡功能和性能,支持重點網絡、網站、域名服務器改造。適時開展網絡示範和規模商用。

  加快通信樞紐和骨幹網建設。進一步加強綜合通信樞紐及長途幹線網建設,優化調整覆蓋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的通信網絡結構。綜合應用已有的國際陸海光纜系統、路由以及互聯網交換中心,大力提升國際、國內、區域通信能力水平。

  專欄1:寬帶長三角工程建設覆蓋城鄉的光纖寬帶接入網絡,加快推進光纖寬帶接入網絡向行政村延伸,基本實現對政府、學校、圖書館、醫療衛生、社區中心等公益機構的覆蓋。

  在新建城市住宅小區,以FTTH方式實現對居民家庭的寬帶網絡覆蓋。在已建住宅小區,加快實施“光進銅退”的寬帶網絡改造。實現光纖到商業樓宇、到辦公室的寬帶網絡覆蓋。

  參與和推進新APG等海纜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慧的通信系統和傳輸網絡。

  加快3G網絡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3G網絡的廣覆蓋,爭取覆蓋區域內所有市區、鄉鎮、主要高速公路和風景區、絕大部分農村等。

  推動區域內WLAN建設,實現主要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的全面覆蓋。 (二)培育信息服務新興業態,拓展行業發展空間

  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已有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依託長三角地區自身的産業優勢,支持創新型業務率先發展,積極培育和發展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等信息服務新興業態。

  培育發展雲計算服務。合理佈局雲計算基礎設施,鼓勵企業整合資源,共享共建雲計算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推動數據中心向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轉型。積極發展雲計算服務商業化運營,促進形成雲計算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有條件的企業和政府部門率先利用雲計算改造內部信息化流程和IT基礎設施。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推進雲計算服務創新,開展重點領域和主要行業試點示範和優先應用。

  開展物聯網應用示範。以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和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為依託,著力突破傳感器、物聯網關鍵技術,加快推進通信網和傳感網絡以及物聯網融合發展。積極推進物聯網在經濟運行、基礎設施和公共管理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應用示範。

  積極發展移動互聯網。支持開展移動電子商務創新和應用示範,完善移動電子商務産業鏈。在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基礎上,以基礎電信企業視訊、遊戲、閱讀等基地建設為依託,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和增值電信企業積極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應用和服務,助力産業繁榮。

  協調推進三網融合。積極推進兩省一市在三網融合方面先行先試,鼓勵探索各種合作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申報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探索總結三網融合推進的政策措施和技術路徑等經驗。提升網絡技術水平和業務承載能力,推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大應用資源開發、業務創新和市場推廣,大力發展IPTV、手機電視、互聯網視頻、互聯網寬帶接入業務等三網融合相關業務。

  專欄2:雲計算示範工程在長三角地區開展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建設雲計算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平臺。

  開展分佈式計算、海量存儲和計算虛擬化等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動建立雲計算聯盟、標準和實驗室,構建雲計算服務産業體系。

  組織雲計算服務示範,加快雲計算技術在電子政務、中小企業信息化、工業設計、移動支付等重點領域和教育、文化、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專欄3:互聯網應用工程

  專欄4:感知長三角工程率先完成基於IPv6的骨幹網、城域網網絡改造和技術升級,基本建成下一代互聯網。

  以長三角地區視訊基地、遊戲基地、閱讀基地為依託,積極鼓勵網絡視頻、IPTV、綠色網遊、數字音樂、電子閱讀等新應用新業務發展。協同眾多的信息服務企業,發展豐富的移動互聯網業務、應用和服務,繁榮移動互聯網産業。 以長三角地區為産業核心區,加快推進國家和各省市物聯網産業基地建設,形成物聯網産業集群。

  重點打造上海市、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杭州市、寧波市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型現代城市群。

  建設物聯網産業化公共研發服務平臺、物聯網運營服務平臺、物聯網數據管控中心、物聯網信息獲取網絡平臺等共性技術支撐平臺。

  在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交通、智慧電力、重大基礎設施保障、智慧醫療、智慧家居、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和應急處置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範。專欄5:三網融合推進工程

  (三)加快通信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加快傳統通信服務向融合化、多媒體化、集成化信息服務轉型,推動信息通信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創新信息化推進機制,加強區域、行業、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的評估和監測,進一步發揮通信業在長三角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

  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積極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工業企業生産經營管理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加快臨港産業和傳統産業的信息通信技術升級改造,發展生産性信息服務。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加快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和行業性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加強交通樞紐、場站、物流園區和經濟園區的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動物流信息化集成發展。支持面向工業行業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發展,提供集成化的行業和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推進信息通信技術在城市管理、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發展民生性信息服務。支持教育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公共衛生信息平臺、就業和社保信息交換平臺、社區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社區信息化和數字家庭基礎設施建設。

  助力政府管理水平提升。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支撐政府開展公共服務。綜合利用電信網、互聯網,豐富電子政務公共服務手段,加快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業務應用平臺和網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健全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採集、交換、共享機制,推動建設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和信息資源公益性服務平臺。

  (四)踐行通信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深化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建設,擴大3G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範圍,推進光纖到行政村,提高基層政府部門、鄉鎮企業、公益機構和農民家庭等的寬帶接入能力,逐步消除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數字鴻溝。

  推進農村地區信息化應用。整合各類涉農信息資源,構建面向“三農”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和農業生産、農村建設、農民生活相關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信息內容服務。加快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站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基層政務信息系統集約化建設試點,形成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

  推動實現信息無障礙。關愛殘障人群和弱勢群體,積極探索並推動實施針對殘障人群的無障礙通信服務、針對弱勢群體的優惠通信服務和針對公益機構的保障性通信服務,推動實現信息通信服務均等化。

  (五)加強通信協同與區域合作,促進一體化發展

  建立協同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內通信要素的高速流動和融合互補,強化區域聯動協作。建立推進長三角地區通信業一體化的多種形式的協調組織機構,共同研究、協商重大專項工作、重點事件和重要政策舉措,保持相關政策和工作有序推進,密切配合,統籌協調。

  促進網絡共建共享。建立跨省市的網絡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機制,創新共建共享模式,推進長三角地區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向深度和廣度擴展,實現網絡發展的協同合作、共建共享和互聯互通。

  推進區域協同監管。加強市場準入、行業統計、資源管理、設備入網、技能鑒定等工作的溝通交流。促進兩省一市基礎電信企業協同推出跨省市統一業務,探索開展業務異地辦理、異地查詢、申訴異地受理、企業資質許可互認、統一資費等便捷合理的通信服務。

  (六)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和應急能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區域聯動機制,推動實現跨省市協同配合。加強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強通信網絡安全監管和基礎資源管理,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強化責任落實,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環境。落實通信網絡安全防護標準,加強域名系統安全管理,提高通信網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安全可靠能力。

  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完善跨網絡、跨行業、跨部門、跨省市的應急通信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資源統籌、密切協同和相互支援。建設應急通信指揮調度系統,完善應急通信保障網絡。加強應急通信指揮平臺建設,實現跨省市應急通信指揮平臺的互通和對接。強化公眾通信網絡的優先服務能力,提高公眾通信網絡的抗毀生存能力。

  專欄6:網絡與信息安全工程以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等首批試點城市為依託,重點開展電信、廣電業務雙向進入以及相關合作。

  大力推進三網融合示範企業、園區、工程等建設認定工作,營造有利於推動三網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

  推動協調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的規劃、建設,開展三網融合技術和業務應用創新試驗,加快涉及三網融合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平臺建設。 完善長三角地區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延伸和拓展現有系統的業務能力。

  加強安全保障技術研發,基本實現技術手段建設與網絡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按照統一部署,建設互聯網網絡安全監控平臺,提高網絡安全監測預警等應對能力。

  實現通信網絡運行的信息處理和資源的緊急調度。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平臺,建立、完善違法和不良信息安全防控體系。五、政策保障措施

  (一)創新區域協調機制

  夯實合作基礎。繼續推進現有區域通信服務一體化重點項目。針對不同地區在經濟實力、通信市場需求能力和消費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推進區域一體化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以重點項目為核心,推進新項目建設,夯實現有合作基礎。

  完善合作機制。強化兩省一市行業主管部門、電信企業和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的合作溝通機制。研究建立區域通信服務一體化協調小組,完善長三角地區通信服務一體化的區域協調機制。推動建立長三角地區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平臺服務效率。共同建立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通信發展與管理學術論壇,促進長三角地區有效合作和協調發展。

  (二)提升條塊結合力度

  加強多方合作。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部、兩省一市政府以及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層面的溝通協調,落實相關合作協議和內容並組織實施。定期或不定期就實施中存在問題進行會商,對合作的重要事項進行專題研討,開展政策研究,推動合作工作順利進行。

  加大政策支持。建立跨行業的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機制,將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納入城鄉規劃,加強土地利用、水電配套、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基礎網絡設施和應用服務設施的支持。在住宅小區、商住樓、辦公樓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中,明確為通信寬帶網絡建設預留管道、設備間、電力配套等資源,所需投資納入建設項目概算,並保證區域內通信企業間平等進入。

  (三)優化協同發展政策

  支持新興業態發展。積極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重點産品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開展應用,鼓勵電信企業採用新技術、開發新業務、創造新模式,支持電信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創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新興領域,推動設立發展專項資金。

  完善産業價值鏈。推動形成大企業帶動,集聚産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模式。對雲計算、物聯網等創新型産業,打破原有地域劃分發展模式,探索打造長三角地區完整産業鏈。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外部融資環境進一步優化,加快發展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增值電信企業融資提供支持服務。支持長三角地區創新型、特色化中小增值電信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範圍,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領域。

  (四)提升行業監管能力

  建立健全行業監管平臺。加強長三角地區通信市場監管信息系統和技術平臺建設。強化電信資費管理、網間互聯互通監管、共建共享管理、垃圾短信治理、增值電信業務撥測、網站備案、網絡流量分析等相關管理信息系統和技術平臺建設。

  深化通信專項監管。強化區域內電信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管,深化電信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推進電信資費管理改革,研究建立適應區域新市場環境的電信資費管理辦法。建立統一完善的問題協調機制和對違法違規問題的懲處機制。強化電信服務質量監管,著力規範和引導電信增值領域的服務行為。加強互聯互通管理。加強碼號、域名、IP地址等基礎資源管理工作,做好區域內電信資源的規範使用和協調發展指導。

  完善監管績效評估和預警機制。完善監管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和統一數據標準,促進監管信息資源共享與應用。探索建立適用於長三角地區電信監管績效評估和政策評估制度。規範區域內的市場秩序,建立電信市場發展及預警報告機制。

  (五)深化安全應急保障

  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長效機制。發揮地方政府作用,推動建立兩省一市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長效聯動機制,形成三位一體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調動互聯網協會、行業協會等社會仲介組織的積極性,強化區域內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防範違法和不良信息傳播。繼續從市場監管、技術支撐和行業自律等方面,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

  提高區域應急通信保障協同作戰能力。強化區域內應急通信管理機構協調配合,構建應急通信指揮聯動機制。完善長三角地區應急通信聯合保障預案,整合地區應急通信資源,促進企業間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協同作戰,發揮區域整體優勢。進一步加強專用通信管理,提高服務和保障能力,確保完成重要通信任務。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人才素質。依託重大專項和重點工程,建立和完善産學研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提高企事業單位培訓經費提取比例,建立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機制。推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訓工作,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提高專業技術人才自主創新和參與科研成果産業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

  加強人才交流。探索建立人才工作協調機制,適時開展區域內通信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經驗交流,創新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增強監管能力建設,培養複合型通信人才。構建對外合作交流平臺,積極組織參加國際交流活動。

  六、規劃實施

  規劃實施要堅持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政府和市場分工協同、相互配合的基本原則。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及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政府指導下,由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通信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和電信企業共同實施,組織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並根據評估情況調整目標和任務,優化政策保障措施。

  附件:名詞解釋

  附件:

  名詞解釋整合應急保障力量和資源,組織應急協同演練,不斷提高聯合指揮和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

  加強協同處置能力,組織跨城市演練,打造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保障系統解決方案。

  推進基礎電信企業實施重點通信設施多路由建設和容災中心建設,建設部署超級基站,逐步建設各類應急系統。

  增加應急通信車的部署,與衛星、微波傳輸相結合,建設高速率、高帶寬、支持高速移動的機動應急通信網絡。 英文簡稱 英文全稱 中文全稱 2G 2nd-Generation 第二代移動通信 3G 3rd-Generation 第三代移動通信 APG Asia Pacific Gateway 亞太海纜 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纖到戶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生産總值 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互聯網數據中心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聯網協議 IPTV 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 互聯網協議電視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互聯網協議版本6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移動通信)長期演進技術 Mbps Mega Bit Per Second 兆比特每秒 TD-LTE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時分同步碼分多址長期演進技術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技術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無線局域網絡

熱詞:

  • 長三角地區
  • LTE
  • 電信企業
  • 綠色網遊
  • 科學發展觀
  • 電信業務量
  • 業務應用
  • 電信市場
  • 電信業務收入
  • 業務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