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天津消費者劉先生在京東商城買了一口愛仕達鍋,發現比實體店同型號鐵鍋薄2毫米。昨日,這則社會新聞引發爭議:網購是否能買到比實體店更便宜的商品?而在記者看來,在企業誠信備受質疑的今天,該事件應引起上市公司的高度關注。
昨日,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愛仕達董秘肖林華,他表示剛回到公司,還不了解此事。目前尚未有關於此事件的其他權威説法。
據媒體報道,劉先生在與愛仕達售後部門溝通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愛仕達專為京東商城所量身訂制的。如果京東商城靠壓低産品質量,才能做到比實體店更為便宜,那麼網購的價值何在?財經評論員劉戈就此事在微博上發表看法:送貨上門的網購比自己上街購買更便宜是反商業邏輯的,網購企業不可能一直維持這個神話。如果按劉戈的邏輯,所有靠燒錢起家的電商最後都會倒閉。
不過,記者認為,交易成本在銷售價格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如果互聯網交易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消費者自然可以在家裏享受到更便宜的商品。此外,京東商城批量採購也是壓低成本的一個方法。沃爾瑪就是靠大批量採購維持低成本,一個訂單曾讓德國一家制刀廠生産幾年時間。不僅如此,對於某些産品,如家電類産品壓低質量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家電廠家專為電商更改生産線,可能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時下,熱衷電子商務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蘇寧國美等這些一直浸淫 于流通領域的公司自不必説,美的電器、富安娜,包括愛仕達等一些製造企業也都盯上了電子商務,寄望于除了傳統的銷售渠道之外,在電商領域也有所斬獲。顯然,向電商轉型的企業應該明白,網上銷售不應該成為低價劣質的代名詞,品牌企業更應珍惜自身品牌地位,加入到維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上來。
事實上,一般而言,在擁有品牌知名度的日常消費類産品中,原材料佔成本的比例並不高。做這種剋扣材料自損品牌的事情是否值得?這是觸網企業應該深思的問題。 (向南)
(證券時報 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