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中國新元素世界矚目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1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圖為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一名德國中學生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展臺和智慧機械手臂握手。新華社記者 馬 寧攝

  圖為在漢諾威工博會中國中心展區拍攝的大熊貓藝術品。新華社記者 馬 寧攝

  以“綠色智慧”為主題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27日落下帷幕。作為本屆工博會的夥伴國,中國集中展示了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智慧製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讓各國參觀者刮目相看。

  其實不止在這裡,在其他一些國際會展場合,飽含中國人獨有智慧的高新科技産品也頻頻亮相。“中國智造”正逐漸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標誌。

  科技當先,中國新元素世界矚目

  “以前我們參加國際展會,總要帶著卷尺、相機,看看人家的先進設備,尋找自己的差距。而現在,國外同行也拿著卷尺、相機來到我們的展臺旁,比比劃劃,詢問、拍照。”柳工集團的韋經理在日前結束的法國國際工程機械展上高興地説。

  除機械産品外,中興通訊的智慧手機、LTE(長期演進)技術,志高空調的全球首款“雲空調”,山東濰柴的發動機……“中國智造”從各個領域脫穎而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中國的高科技産品讓人驚訝。”來自美國的戴特稱讚道,“最吸引我的是新能源汽車。”在北京國際車展上,上海汽車集團生産的“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憑藉其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等優勢獲得了外國商家的認可。

  斯德哥爾摩大學華人經濟學教授房曉輝指出,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製造”是絲綢、陶瓷、茶葉等“中國特色産品”的同義詞。後來,世界接受並習慣了“中國製造”,將它看作“廉價商品”的同義詞。“如今‘中國製造’有了新內涵。”

  “將中國同廉價服務或盜版挂鉤的日子已經結束了。中國不僅是最大的市場,而且能夠在新技術上同全球領先者競爭。”德通社在報道中指出,新興的中國元素已經贏得世界的矚目。

  自主創新,從“製造”轉向“智造”

  從傳統的手工藝品到廉價的工業品,再到高新技術産品,外國人眼中“中國標誌”變化的背後,是我國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大國”的轉型。

  “這反映了中國企業從模倣到創新的轉變。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從低附加值的‘製造’向‘智造’轉變是必然趨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柳卸林指出,中國要在國際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必須靠核心能力和知識産權。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9.7萬件,其中國內擁有量35.1萬件,首次超過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擁有量,表明中國的創新活動日趨活躍。據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有近萬人碩士博士組成的研發隊伍,每年拿出利潤的10%投入到研發,為自主創新提供了保障。

  廣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今年2月攜手IBM,打造全新“産供銷”一體化平臺;中望軟體與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正式簽訂了“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在信息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與探索;瀋陽機床將佔據市場絕對優勢的普通機床産品運用OEM(代工生産)方式轉移,調整自身産品結構和生産方式……中國企業正根據自己的特點增加自有品牌的智慧含量。

  多方發力,才能永葆創新活力  

  儘管我國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亮點頻出,但專家指出,要讓“中國智造”新標誌為全球認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

  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日前表示,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支撐強國戰略,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把創新人才體系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社會環境。”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樹義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智造”要想融入國際市場,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創新環境。“這個環境不是單靠一個措施或一個政策就可以建立的。要從整體上完善創新體制,把有利於創新的做法制度化。”

  為此,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強化科技政策落實和制定,優化全社會創新環境”放在了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這也預示著,我國在自主創新領域將爭得更多話語權。

  “2012年將是創新之年。”復星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商業事業部總經理錢建農表示,用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將更多的“中國智造”推廣到全球,將是中國企業未來成長的路徑。(記者 田麗 吳珂 張文靜)

熱詞:

  • 製造
  • LTE
  • 中國智造
  • 中國製造
  • 新元素
  • 産供銷
  • 智慧手機
  • 中興通訊
  • 代工生産
  • 燃料電池轎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