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何足道(深圳編輯)
一家國際環保組織11日發佈報告稱,包括吳裕泰、日春在內的多款茶葉檢測出我國明令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農藥。此外,多種品牌的茶葉上還含有至少三種農藥殘留。不過,在中國較低要求的農殘標準衡量下,這些茶葉農殘均未超標。(4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
儘管有茶企負責人稱,上述環保組織發佈的結果並不準確,但至少民眾尚未見到權威部門出來全盤否定這家環保組織的結論。
這條新聞其實是“舊聞”。近年關於茶葉農殘超標的“新聞”頻現。1998年10月27日,新華社報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北京、上海、廣州等8個大城市的70家茶企的茶葉質量進行抽查,發現近40%的茶樣農殘超標。2007年8月14日媒體報道,國家質檢總局通報部分茶葉被查出農藥含量超標;江西省茶葉協會有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肉眼分辨不出茶葉農殘是否超標,安全的方法就是不喝“頭遍茶”。
因為茶葉農殘超標,國內茶企吃過不少的苦頭。歐盟近年來密集出臺茶葉農殘限量標準,使得我國出口茶葉農殘檢出率大大提升,並通過快速預警系統向我國通報輸歐茶葉的問題,多地因此曝出茶葉出口遭遇重創。
相比茶企的損失,民眾吃的苦頭更大。中國是一個茶文化大國,有資料稱秦漢以前國內已有地方盛行飲茶。但大家心知肚明,如今在國內銷售的茶葉質量絕不會比向歐盟輸出的高。而一些餐飲場所的垃圾茶更是公開的秘密。研究表明,農殘超標茶葉,可致癌、損害生育能力和胎兒發育,甚至損害遺傳基因。一邊是質量堪憂的茶葉,一邊是國內大量消費茶葉的現狀,茶葉是否可改稱為 “荼葉”荼毒人命之葉?
這麼多年來,監管部門在幹什麼?按説,我國作為茶葉生産、消費和輸出大國,尤其是茶文化悠久,有關部門本應在國際茶葉質檢標準的制定上成為主導性力量。而到頭來,茶葉質量標準卻跨不過歐盟進口的門檻,最終只能在歐盟減少從我國進口茶葉的現實面前緩慢改進國內茶葉質檢標準。而國內還有茶葉産品在我國的低標準面前仍無法“過關”。
讓國人都能喝上一口真正的“好茶”,需要監管部門提升茶葉質檢標準並加強專項檢查的動力。民眾徒喚監管部門增強工作熱情可能沒有多大用處,而從嚴查處監管失職則能倒逼監管部門盡職履責。茶葉屬民眾日常消費品,其農殘超標(其中包括重金屬超標)不是小事。強化衛生、工商等其他部門的同級監督,以及人大專項監督和社會監督,才能讓民眾避免 “喝茶死”,喝上“安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