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信用銷售”助力高速增長 關鍵在於風險控制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金融危機後,銀行金融業“去杠桿化”已成常態,但隨之而來的投資驟降,卻“逼迫”有些非銀行金融業放大杠桿率,以鼓勵開工,追求業績。比如在工程機械領域,現在的信用銷售比例普遍高達70%-80%,甚至不惜“零首付”吸引顧客。這麼高的杠桿運作,在經濟增速上升期無可厚非,但一旦經濟下降,則有可能造成“鏈條式”潰敗。

  日前,一則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騙取高額貸款的案件,不僅將機械行業的龍頭三一重工推向了風口浪尖,更引出了工程機械行業是否應採用信用銷售這一模式的討論。反對者認為,這種銷售模式將會提升企業風險。但從成熟的企業案例看,作為全球行業的主流銷售模式,信用銷售能否運用得當,關鍵在於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

  其實,所謂“廠商係”金融,通俗地説,就是廠商賒賬銷售,包括融資租賃、分期付款、抵押貸款等。一般而言,賒賬越多,生意當然越好。但如此一來,矛盾也來了:信用銷售太高,金融風險就隨之擴大;但賒賬率太低,營收也就增長緩慢。

  因此,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這個專門負責“賒賬”的金融部門交給誰做;另外一個是這個部門該放在什麼地方,採用什麼樣的監管。

  交給誰做都一樣。事實上,按揭也好,第三方融資租賃也好,都是以廠商本身的資質為擔保,因此其風險本質完全一樣。該怎麼放考慮的是部門與母公司的從屬關係問題。目前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在“體內”上市公司裏;另一種如三一重工則將融資租賃機構放在集團平臺上來操作,但排除在上市公司之外。

  是“關起來”還是“放出去”?眾所週知,將融資租賃公司放在上市公司之內,每一筆費用支出都需經過審計,且必須信息披露,向全體股東公開透明,因而風險是可控的。而“體外”模式則完全不同,由於缺乏有效監管,且無須受到信息披露的約束,可以為暗箱操作和資本騰挪創造極大的空間,猶如“一隻看不見的黑手”。而一旦産生問題,由於信用銷售主體仍然是上市公司,風險仍將由上市公司承擔,最終由全體股東買單。

  因此,把金融公司放在“體內”,更利於構建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和措施,同時,信息披露也會更加真實透明。而放在“體外”,顯然風險更難控制。

熱詞:

  • 風險控制
  • 杠桿化
  • 體內
  • 體外
  • 上市公司
  • 銷售模式
  • 融資租賃
  • 信息披露
  • 高速增長
  • 零首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