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博客,微博)綜合報道】
據新華社消息,旅游行業上市公司近期陸續發佈的年報顯示,在旅游景區天價票虛高的背後,掌控部分經營權的上市公司坐擁超過70%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部分公眾旅游資源已淪為一些上市公司的賺錢工具。
包括麗江旅游、ST張家界、峨眉山A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內,目前在A股上市的大部分擁有著名景區經營權的上市公司都為國資控股。然而,截至去年底,擁有7家分公司和4家子公司的北京京西風光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北京旅游))實際控制人卻是自然人,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這家非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旗下,擁有潭柘寺、戒臺寺等北京佛教名寺的承包經營權。
作為經營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內三條索道和一家酒店的上市公司,麗江旅游稱已於去年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索道客運票價漲價申請。然而,麗江旅游2011年年報顯示,去年該公司盈利1.17億元,較上年激增158.81%。其中麗江旅游2011年索道運輸業務毛利率高達83.98%。
但在門票上漲,利潤增加的情況下,上述坐擁利潤的旅游行業上市公司也並沒有向股東派發與利潤增長同比例的紅利。
數據顯示,峨眉山A2011年度擬分紅3527.82萬元,麗江旅游擬分紅2457萬元,雲南旅游(11.80,0.14,1.20%)擬分紅1075萬元,分別僅佔實際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的27%、19%和34%,這對中小股東來講顯得有些吝嗇。
對此,清華大學新産業與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凱昭研究員認為,旅游文化産業如果單純為了追求利潤而吸引眾多投機性資本進入這一行業,不僅將影響到普通游客的利益,扭曲資本市場的配置作用,也會使我國旅游文化産業畸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