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 張茉楠
在全球經濟“弱增長”的大格局下,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創下近三年來最低增幅,凸顯中國經濟深層次調整的巨大壓力。通脹壓力不減,增長略顯疲態,近期不斷出現中國經濟滯脹和“硬著陸”的聲音。從經濟基本面支撐的角度看,“硬著陸”的可能性並不大,然而,如果延誤經濟轉型的時機,未來隨著中國低成本優勢的逐步消失,滯脹恐怕就不止是一種“恐慌”了。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更依賴於要素的增長,要素紅利是高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世界第一的人口規模和生産性較高的人口結構,不僅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也為高積累率和巨大的資本投入創造了條件。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然而,我們無法回避的是,中國廉價要素比較優勢的減弱已經成為不可逆的過程。隨著勞動力價格重估、環境成本上升、資源供給緊張,資本回報率下降以及産能過剩,一系列的累積風險將日益加大。成本的全面上漲將使得中國面臨高成本阻力。如果不能建立起國家的創新基礎,又沒有與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競爭的優勢,將導致低端製造和高端製造優勢的雙重流失,這是中國未來十年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