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4月18日,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在中鋼協2012年第一次信息發佈會上稱,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繼續面臨市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降、原燃材料價格高位,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的嚴峻形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今年一季度,國內重點鋼企已經由鋼鐵生産主業虧損變為行業虧損,其中實現利潤為-10.34億元,鋼鐵行業出現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行業虧損。
新世紀以來首次全行業虧損
據了解,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繼續面臨低價格、高成本的嚴峻形勢,致使鋼鐵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下滑。
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雖然3月份當月實現盈利20.84億元,但前三月整體形勢惡化。今年前3個月,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638.8億元,同比下降0.95%;實現利稅151.84億元,同比下降64.83%,其中實現利潤為-10.34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90.98億元,虧損面為33%。
“現在鋼鐵企業已經由鋼鐵生産主業虧損變為行業虧損,這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鋼鐵行業第一次全行業虧損。”18日,張長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記者了解到,如今鋼鐵企業面臨的處境,稱之“內憂外患”並不為過。在企業成本方面,目前鋼鐵企業壓力不減反增,2011年鋼鐵産品成本平均上升幅度超過了15%。據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介紹,前三個月,國內主要鋼企的三項成本均出現上漲,其中僅財務成本就上升到38.9億元,同比上升了29.12%。
此外,鐵礦石、煤炭、電力等鋼鐵生産用原燃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也加劇着鋼鐵企業高成本的壓力。其中,國家從今年2月1日起調高了鐵礦山的資源稅徵收比例,即由原每噸9元提高到每噸12元,每噸原礦將多交資源稅3元,影響行業約40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一季度,市場需求的減弱對鋼企影響更明顯。據悉,一季度處於鋼材消費淡季,鋼材貿易企業和用戶對市場預期不樂觀,鋼材市場需求不旺,鋼材價格一直處於低位。
鋼鐵庫存仍處於高位
數據顯示,4月上旬粗鋼日均産量繼續刷新歷史最高水平。據中鋼協統計,4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産量165.93萬噸,旬環比增長5.04%;全國預估粗鋼日産量203.08萬噸,旬環比增長7.45%,超過去年6月下旬的201.8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而在今年前三個月裏,鋼鐵産量雖然增速明顯回落,但粗鋼日産水平呈逐月上升趨勢。從分月情況看,1月份粗鋼日産水平為183.0萬噸,2月份為192.7萬噸,3月份為198.64萬噸。
4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測算得知,以3月份鋼材日産量達到198.65萬噸計,相當於年産7.25億噸的水平,而4月上旬全國粗鋼年化産量已經達到7.41億噸,以9億噸的粗鋼産能測算,粗鋼産能利用率已達到82.3%。
但國內企業並不能因為鋼材價格略有回升就盲目樂觀。“目前的價格回升只是前期合理控制産量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並不是市場需求增長拉動,支撐作用很微弱,如果産量釋放過快,很容易引起庫存上升,價格下跌。”張長富説。
這一觀點得到了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的認同,“當前國內鋼市儘管處於傳統消費旺季,但需求表現仍較為反復,市場庫存下降較為緩慢。如果後期粗鋼産量釋放繼續加快,國內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據記者採訪了解,目前鋼鐵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已經激增。據悉,由於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降和投資結構變化、下游主要用鋼行業增速回落,鋼材市場需求難有較高增長,鋼鐵産量持續處於高位缺乏支撐,市場需求不足的格局還沒有改變。
中鋼協數據顯示,3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五種鋼材社會庫存量1789萬噸,環比下降105萬噸,降幅為5.55%。“儘管3月末鋼材庫存小幅下降,但同年初相比,鋼材庫存增加499萬噸,增幅達38.66%,仍處於較高水平。”張長富説。
此外,今年一季度,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1650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萬噸,僅增長0.97%。但考慮到2月份僅29天,一季度平均日表觀消費量184.9萬噸,如果按實際天數比較,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粗鋼表觀消費量實際是減少27萬噸,下降0.16%。
張長富提醒,這一點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關注,“由於3月份粗鋼日産水平已相當於年産粗鋼7.25億噸水平,並且1~3月份呈逐月上升趨勢,如果粗鋼産量繼續呈上升態勢,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必然對國內市場帶來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