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互聯網的“罵戰”效應正在持續。4月16日,大眾點評對外宣佈,網易於近日上線的移動客戶端“飯飯”大量抄襲來自大眾點評的內容,大眾點評要求“飯飯”立即停止抄襲,並做下架處理。
大眾點評方面表示,網易飯飯涉嫌抄襲的內容包括商戶信息以及餐廳特色、推薦菜、人均價格等,而這些內容是大眾點評從2003年開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等經濟成本創造起來的。截至記者發稿,網易未對此作出回應。
值得玩味的是,幾天前,網易剛剛發佈聲明稱,騰訊新聞客戶端抄襲網易iPhone新聞客戶端,其2.0版本在産品整體佈局、跟帖頁面、圖片瀏覽頁面的設計上直接抄襲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相關功能和設計。網易聲稱將向蘋果App Store投訴,要求下架。對此,騰訊回應稱,騰訊新聞客戶端基於底層代碼架構的重置式開發,對産品功能、交互設計、內容框架等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創新。
和其他行業相比,互聯網界總是特別熱鬧,“你罵我,我罵你”似乎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即便是在美國等相對成熟的市場,該類事件也屢見不鮮。這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經濟師梁煥磊表示,首先,由於這個行業比較年輕,但發展很快,很多法律法規都跟不上;其次,很多東西難以量化,比如抄襲問題,産生爭議後如何裁決有難度。
梁煥磊認為,“口水戰”頻發還有一個原因在於訴訟成本高,包括時間和金錢,制約企業對事情作出特別深入的究責。“從另一個角度看,互聯網企業間的爭鬥反而幫助他們吸引了部分受眾的眼球,這也是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