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階梯電價將推出:各檔如何劃分是個操作難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14: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顏廷昆 左豐岐 

  階梯電價終於塵埃落定。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稱,今年上半年將推出居民階梯電價。按照預定方案,80%的居民家庭電價保持穩定,困難群體可享受一定的免費電量。高於地區平均水平一定幅度的二、三檔電力消費要多繳費,第二檔每度電提價5分錢左右,第三檔每度電調高2毛錢左右。這意味著城市居民年內即將面臨用電越多價格越貴的現實。

  可調整居民用電行為

  階梯電價是指將現行單一形式的居民電價,改為按照用戶消費的電量分段定價,用電價格隨用電量增加呈階梯狀逐級遞增的一種電價機制。

  據介紹,近年來發電企業生産運營壓力增大,由於電煤價格快速上漲,火力發電企業成本水漲船高,購煤發電能力受到較大限制,加之南方部分省份水電發電量下滑,加劇了電價上漲的壓力。

  業內人士稱,借推行階梯電價政策適當調整電價,對抑制部分用戶不合理電力需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緩解發電企業運營壓力,有積極作用。實行居民階梯電價可以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引導用戶特別是用電量多的居民用戶調整用電行為,促進節約用電。

  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執行階梯電價後,電網企業增加的收入,將主要用於電表改造,彌補節能減排及燃料成本上漲等因素造成的購電成本增支。

  電價真正市場化還很難

  “實施階梯電價屬於國家政策性調控手段,是構建合理電價體系的必然,也是國家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方向。”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韓學山説。

  相關專家表示,現在正使用的居民電價收費制度,不合理性已逐漸凸顯。例如,工業用電補貼政策的後果是,用電量越多的用戶,享受的補貼越多,非常不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電價真正走向市場化還很難,只能通過國家政策調控來合理分配電力資源。”韓學山説,“階梯電價是電力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儘管有利於構建合理電價機制,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大的操作難題,比如各檔劃分多少合適等。”

  “電價制定涉及面廣,一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這其中存在城鄉居民、企業、商業之間的交叉補貼,過度的交叉補貼也會産生一定的問題,所以實施階梯電價或許會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因為相對而言它更具可行性,也比較容易被老百姓接受。”韓學山説。

  中信建投投資顧問王博説,特別是在煤價高企的情況下,實行階梯電價,有利於發電企業合理轉嫁成本壓力,解決電價倒挂的局面,緩解發電企業經營困難,像大唐、華能、華電和國電這些大型發電央企的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緩解結構性的“電荒”。

  分時電價更具合理性

  “電價制定要堅持補貼成本、合理利潤和適度發展三項原則。”韓學山説,“實行階梯電價後,大部分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和生活困難家庭的電費支出不會上漲,基本保持不變。總體上説,受階梯電價影響較大的還是城市居民,農村居民用電少,基本都在第一階梯。”

  據統計分析,目前中國居民消費的電量只佔社會總用電量的12%,其中5%高收入家庭的用電量佔到居民用電量的24%,10%高用電量家庭消費了33%的居民用電。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實施階梯電價政策主要旨在鼓勵居民節約用電,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峰谷分時電價更具合理性,促使城鄉居民調整用電習慣,在用電高峰時少用電,在用電低谷時多用電,削峰填谷,從整體上維持電網的健康運營。

熱詞:

  • 電網企業
  • 電煤價格
  • 電價機制
  • 用電量
  • 電荒
  • 用電低谷
  • 合理電價
  • 電價政策
  • 節約用電
  • 度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