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乍暖還寒,這既是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徵,也是當下“樓市氣候”的真實寫照。
所謂“乍暖”,主要表現在:進入3月以來,我國多個城市住宅成交量較2月份回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回升明顯,個別城市在3月份的周度成交數據呈現逐周環比上升態勢。相對1月份和2月份的冷清,3月份樓市已經出現了難得的暖意。
所謂“還寒”,主要表現在:房地産調控依然保持不變,管理層也明確表態“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調控政策保持緊縮狀態不變;雖然住宅市場成交量已經較年初回升,但一級市場的土地成交並不活躍,中房研協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房地産市場研究週報》顯示,3月份全國20個重點城市每週經營性土地成交量平均為100萬平方米,低於2月份周均150萬平方米的成交量。
乍暖還寒是當前樓市的明顯態勢,應當説,樓市在嚴厲的調控環境下能夠呈現“暖意”,是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
首先是信貸因素。信貸政策的松與緊直接關係到購房者購房能力的強與弱。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開始執行首套房貸8.5折利率政策。這一政策對樓市是明顯利好,極大提升了剛需投資者的購房意願和能力。相對房價折扣帶來的總價優惠,利率折扣優惠能在更大程度上緩解購房者的財務壓力。
其次是需求因素。社會上關於住房的需求有很多表述,如“丈母娘需求”“剛需”等。實際上,房地産既是消費品也是投資品,消費的是房,投資的是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兩者不可分割,也不可能強行剝離某一個屬性。
需求是隨人而生的,既然我國的城市化運動還在進行中,全面小康的生活還沒有達到而且要不斷追求,那麼城市中房地産特別是住房的需求就始終存在。調控政策可以人為短期內壓制需求,但這種需求最終還是要在合適的時機釋放出來。
再次是季節因素。從絕對量看,目前的成交量與去年同比並不突出,但相對交易比較低迷的春節,3月份的成交量反彈現象明顯。這就是説,當前房地産市場所表現出的“回暖”或者“小陽春”,是相對市場低迷的春節而言的。房地産市場整體依然處於政策調控的制約中,市場依然是受控的。這種季節性的“回暖”可以理解為政策調控允許條件下的正常回歸。
“回暖”的未來道路並非是非理性繁榮,而是政策設計路線中的正常發展。要全面理解中央關於房地産業的調控政策,一方面要強調政策不放鬆,另一方面也強調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市場,增加市場供應。中央對房地産調控的主基調並非單方面地限制、打壓房價、打壓需求,而是建設“雙體系”,即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市場體系並重。
我們也注意到,“調控不放鬆”的政策效用已經開始遞減,市場需求因素開始主導行情。效用遞減規律在政策調控領域同樣適用,也提醒政策制定者要及時調整政策,適應市場的發展。
按照目前的市場態勢,筆者對未來半年市場的發展持中性預期,不認為目前的“回暖”能夠持續擴展,甚至重返2009年的市場行情。在歐洲債務危機繼續發展、美國QE3受挫、美伊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等外部動蕩環境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也存在巨大不決定性。房地産市場理想的發展路徑是,在中央“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穩定投資,以保障房建設為契機,逐步發展多層次、互為補充和支持的房地産市場體系,以及市場監管體系。
(作者係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