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凈利差和凈資産收益率嚴重背離 銀行業高收益"隱形"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導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自從有銀行家坦言“銀行利潤高得不好意思説”開始,銀行業高收益問題便備受輿論考問。截至3月31日,工、農、中、建四大行2011年報已悉數披露。年報顯示,工、農、中、建2011年度凈利潤分別為2084億、1220億、1303億和1694億元,四大行2011年度合計實現凈利潤6301億元,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而交行去年凈利潤則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實現凈利潤507億元),這樣五大銀行的凈利潤總額達到6808億元,相當於日賺18.65億元,繼續引領中國上市公司最賺錢的行業。

  對於2011年所取得的驕人業績,幾乎所有銀行都歸因于兩大因素:一是由於央行加息導致的利差收入增加,二是手續費收入大幅增長。顯然,利息收入依然是各家銀行利潤的“重頭戲”。

  然而,經濟導報記者核算發現,四大行平均凈利息差為2.48%,但四大行加權ROE(凈資産收益率)卻高達21.17%,其凈利差和ROE出現較大的“背離”。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農行等均否認銀行業高利潤來自高利差。建銀副行長龐秀生即表示,該行最近3年利差一直保持在2.4%到3%之間,和國際同業水平是一致的。那麼,既然中國銀行業凈利差與國際同業水平一致,為何中國銀行業盈利能力明卻顯高於國際同行?

  對此,金融業分析人士田義勇對導報記者表示,銀行業高利潤是一種階段性常態,背後有三個因素:首先,每當信貸資金緊張時,銀行議價能力都會大大提高;其次,去年利率連續調升,銀行同期資産利率上升比負債利率上升快很多;再次,理財産品熱銷令中間業務收入大增,且成本效益較貸款高。

  田義勇認為,中國的信貸市場處於賣方市場,國內銀行選擇信貸客戶是優中選優,信貸風險低於國際同行。“此外,中國銀行業通過自己的強勢地位將部分利息收入轉化為理財、諮詢、顧問等服務費收入。表面上看中國銀行業利息不高於國際同行,實際上中國銀行業相當一部分中間收入是高利差轉化而來,故國內銀行業的利潤表或難反映真實利差情況。”

  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王常齡看來,銀行業利潤漲幅已至高位,“受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銀行業績或將放緩。”

熱詞:

  • 銀行業
  • 凈資産收益率
  • 理財産品
  • ROE
  • 利息收入
  • 利率上升
  • 國際同業
  • 漲幅
  • 央行
  • 信貸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