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曹中銘(作者係知名財經評論人 本報特約撰稿人)
3月29日,在滬市主板掛牌的上市公司中已不見“蹤影”的*ST宏盛,將召開第三次債權人會議及出資人組會議,對此前披露的“分步式”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但其被業內認為是“金融創新”的草案,卻並沒有得到中小股東的支持。相反,以*ST宏盛第三大股東陳慶桃為首的小股東欲抱團維權,在徵集3%股權的基礎上,欲在2011年度股東大會上發起臨時提案,並向社會公開徵集重組方。
*ST宏盛曾經是A股市場的一面“旗幟”,2009年報顯示,當年其每股凈資産值曾“高達”-24.18元,早已嚴重資不抵債。這樣一家公司,既不能為投資者帶來回報,又不能發揮一家上市公司應有的作用,其混跡于市場中其實沒有任何的意義,破産重整或許是其自我救贖的唯一齣路。
現任大股東西安普明物流2010年初入駐上市公司頗費了一番週折,*ST宏盛甚至還産生過“雙頭”董事會的離奇局面。儘管最終普明物流掌控了董事會,但兩年來,普明物流基本上沒什麼作為。不僅如此,普明物流推出的以轉增股本為主要內容的重整草案,還存在赤裸裸地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嫌疑。
若非大股東普明物流兩年來毫無作為,若非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在投資者只關注股價的漲跌,普遍不關心上市公司內部事務的A股市場中,*ST宏盛的中小投資者也許不會被逼上梁山,並作出與大股東抗衡的舉措。這個事例也説明,市場中中小投資者利益被踐踏其實已如家常便飯。
與*ST宏盛前景不明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今年3月份以來,上市公司定增方案在股東大會遭到否決的案例並不少見,如渝三峽A、天富熱電、金山股份等的定增方案,均因遭到來自中小股東的狙擊,最終功虧一簣。
其實,三家公司定增被否決並非沒有原因。以渝三峽A為例。去年上市公司公佈定向增發預案時,增發底價為13.81元,並在隨後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獲高票通過。但股市的下挫,導致上市公司不得不在今年2月中旬將增發底價調整為6.17元。正是由於增發價格出現較大的差距,該方案被否決,天富熱電、金山股份被否都是因相同的原因。
渝三峽A增發底價從13.81元調整為6.17元,被打了4.4折。在增發底價被大幅打折的背後,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事實上,這也是中小投資者投反對票的根本原因。這些投資者的參與,切實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
中小投資者無論是在信息的獲取,還是在與大股東的博弈中,都處於最弱勢的地位,如何維護他們的權益,一直是市場的“老大難”問題。實際上,儘管監管部門多次表示要維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然而效果卻非常有限。
今年“兩會”期間,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強化投資者回報和權益保護”.投資者權益保護首次寫進《報告》中,體現了高層對於投資者利益保護的重視,從側面也説明,目前投資者利益並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
筆者以為,要維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必須從完善制度建設開始,並給中小投資者更大的維權空間。當然,制度的完善固然重要,其執行同樣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