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金融市場運轉的主要成本是由誰承擔的?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和金融市場基本的運行機制有關。我自己的答案是:零售型金融産品的投資者承擔了市場的大部分成本。
所謂零售型金融産品的投資者,包括股民、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也包括私募基金的投資者,還包括保險公司的投保人,及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人,及各類信託産品的投資人等。另外,當然(尤其)還包括銀行的個人儲戶。
這個人群的典型特徵是,人口基數大、投資門檻低、起始金額小。這也決定了其構成人員位於社會信息鏈和金融食物鏈的最底端。於是,當一波一波的金融潮汐來臨,他們總是“羊群效應”中最賣力的群眾演員,也是“龐氏蛛網”中最後撤退的一環。
這和資産管理行業的特徵有關。資産管理行業最大的特徵是資産所有權與資産管理權的高度分離。這種狀況在其他行業幾乎是看不到的,但在資産管理行業卻是普遍的。
於是,在邏輯上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投資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落實”在營收模式上,就會鎖定為“按管理規模收取管理費”。
這種收費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只和規模有關,管理的資産規模越大收的錢就越多;而和資産管理的業績表現基本無關,賺錢虧錢一個樣,“旱澇保收”。
更進一步地,這種收費模式一旦確定,資産管理公司在市場中就會逐漸脫離“資産管理”的本義,而異化為“營銷”公司。“為持有人提供良好投資回報”的初衷也將異化為“把産品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賣給這些傻帽,把規模做大”的現實行動。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在股市瘋狂的時候,投資股市的産品被大量地傾銷給投資者;在黃金瘋狂的時候,投資黃金的産品被大量地傾銷給投資者。難道僅僅是因為“專家理財”的水平實在太差嗎?非也。
蓋因在“做大規模,收取更多管理費”的激勵機制之下,“專家理財”在實踐中絲毫不會考慮市場潛在的收益和風險是否匹配的問題,而是什麼流行賣什麼,什麼好賣賣什麼,只要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圈進來,也就萬事大吉了。
我的意思是,零售型金融産品是典型的羊群效應的産物,它們不可能戰勝市場。零售型金融産品的投資者永遠是金融規則的被動接受者,也永遠是市場中的隨波逐流者。
他們助長了金融潮汐,但最終卻被金融潮汐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