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經濟轉型需要活躍的金融市場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0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期貨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隨後,3月14日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時強調房産調控不放鬆,引發股市跳水。事實上,報告中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目標是7.5%符合“十二五規劃”的安排,市場對此過度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擔憂中國經濟能否順利轉型。

  以往國內的經濟增長是以投資為主導的:一方面,以中央政府為投資主體,高鐵、基建等大型項目紛紛上馬,財政資金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以地方政府為推動主體,發展房地産業,使房價地價快速上升。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投資的拉動作用對中國經濟增長非常重要。2001年投資對GDP的貢獻率是49.9%,2011年投資對GDP的貢獻率仍然高達54.2%,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在十年間始終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當溫總理強調房價尚未達到合理水平的時候,市場反應才會如此劇烈。

  但要想徹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要有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房地産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不但在經濟總量中佔有較大比重,而且在拉動上下游經濟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政府規劃中提出的新興産業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二,要有合理的價格水平。擴大內需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內需並不是通過鼓勵倡導就可以擴大的。追溯歷史可以發現,物價較低的時期,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就比較高。比如1998年至2000年,CPI經常在2%左右波動,有時甚至出現通貨緊縮,而這三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57.1%、76.8%、65.1%,顯著高於其他年份。物價穩定合理,消費才會平穩增長,這也符合人們的消費心理。

  第三,要有活躍有效的金融市場。以往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問題在於配置資源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市場。但是國內外經驗告訴我們,創新不可能誕生在計劃的搖籃裏,新經濟也不可能只依靠政府的扶持。必須建立活躍、有效而且有序的金融市場,以市場為主導去配置資源,讓市場去發現新興産業,讓風險投資去選擇那些高風險、高收益的高科技企業,這樣才有可能培育出引領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點。

  一個健康、有序、多層次的金融市場也會大大豐富政府調控經濟的手段。目前我國最常用的調控手段之一是貸款發放。經濟過熱時,各銀行被強制少放貸款,而經濟緊縮時又鼓勵多放貸款,這導致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不利於銀行業自身發展。建立一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不僅有利於企業獲得資源、規避風險,而且對政府進行宏觀調控也是十分有益的。(作者劉鴻雁單位:永安期貨)

熱詞:

  • 貢獻率
  • GDP
  • 經濟總量
  • 經濟轉型
  • 金融市場體系
  • 經濟運行
  • 經濟緊縮
  • 房價
  • 1998年
  • 經濟過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