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城商行上市仍沒有時間表。
“我們的申請報告已經提交了一年多,往證監會跑了很多趟,但沒用的,現在不是我們一家銀行面臨的問題,(證監會)就是不給地方銀行開這個口子。”一家地處長三角地區的城商行人士説。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歐陽澤華在“兩會”期間透露,城商行IPO審核的相關標準仍在協商中,年內能否出臺不能確定。
這番表態讓年初時候城商行上市重新開閘的希望,再次出現不確定。2月1日,證監會首次將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的在審企業名單向社會公開,14家地方商業銀行(包括城商行和農商行)赫然在列,曾經引發過市場對其上市進程將加快的預期。
從今年增加的以未上市城商行股權作為質押的信託明顯增多就可看出這種預期。但是有預期不代表就能很快實現,多位投行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坦言,城商行上市能否再開閘,是證監會和銀監會兩個監管機構之間需要協調協商的問題,不是銀行靠強硬後臺跑公關就能解決的。
股東借東風狂發信託
證監會2月1日發佈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有14家地方商業銀行扎堆在名單中,其中有10家城商行,4家農商行;在審核流程上,有8家進入初審,6家處於落實反饋意見中。
“從審核流程看,初審和落實反饋意見都還停留在第一大階段。”渤海證券投行部副總裁王樸在向記者介紹一般審核流程時説。
根據有的城商行“申請已經遞交一年多”的説法,説明這些材料遞交後,屬於被壓放狀態,審核進程幾乎沒有多少推動。
但這無礙城商行股東們的“借題發揮”。在信貸緊張的背景下,不少持有未上市城商行股份的股東企業,借城商行上市預期,聯合信託,發行股權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五礦信託、紫金信託、中航信託、長安信託、興業信託、四川信託、新時代信託、中融信託、中鐵信託等信託公司發行城商行相關股權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其中以新時代信託發行最為兇猛,2月份發行數量超過1月份的兩倍。其“新信?慧金”系列,以持續滾動形式發售,隔幾天就有一期成立,2月份以後更是頻繁,幾乎一天一期,涉及到多家城商行,其中大連銀行股權也包括在內。大連銀行是證監會名單中14家銀行之一,處於初審狀態。
其他信託公司在3月份成立的股權收益權信託,有長安信託發行的“新湖中寶(600208,股吧)特定股權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挂鉤的股權是1億股的盛京銀行股權。盛京銀行上市申請也處於初審狀態。
“如果你把所有産品的合同仔細讀讀,會發現這些銀行股權定價都偏高。根據二級市場PB估值,可能是3元/股,但現在會定到5元/股。”北京格上理財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端義表示。
證監會顧慮多
如果城商行再這麼長期難以上市,城商行股東們所能借的“東風”會越來越弱。
自從2007年第一批3家城商行上市後,至今沒有新的城商行登陸A股市場。那麼,城商行上市怎麼就這麼難?
“銀監會是希望給城商行上市開開口子,好給城商行輸血。但證監會有很多顧忌,證監會認為城商行從設立到現在都不是很完善,問題比較多,再有一個因素是市場壓力,市場行情一直起不來,銀行融資胃口又大。證監會現在特別強調為投資者負責,所以對城商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有所顧慮。”一家北京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應展宇認為,城商行從定位來説屬於地區銀行,自身還存在很多問題。
城商行都是從地方商業銀行轉制而來,轉制的時間還比較短,與地方政府聯絡比較密切。“因為上市要滿足三年盈利等條件,現在從賬面上還看不出問題,但實際上很多資産剝離還存在一定問題,有一定風險隱患。”應展宇説。
應展宇還認為,目前上市銀行雖然業績都很好,但股價這一兩年一直在低位運行,業務格局、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等存在很大不穩定性,尤其是現在對於金融改革的話題屢屢被提起,銀行業務結構轉變乃必然之事。比如當下利率市場化的呼聲很高,利率市場化一旦推行,勢必對當下銀行盈利模式造成極大衝擊。
從投資者心理承受能力來看,上市銀行不斷的再融資計劃頻頻刺激投資者的敏感神經,因此是否放行城商行,也要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
“銀行的監管部門是銀監會,證監會希望銀監會能為城商行的資質制定出標準,在審核時發審委也好有依據參考。”前述北京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兩會”期間,歐陽澤華也表示,對城商行的基本經營模式和經營資質的基本判斷,涉及不同監管部門,目前證監會按照相應程序正和有關部門做進一步的協商,在相關標準達成一致之後會出臺相應的審核指引。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如果發行體制改革後,城商行上市還是大有希望。”前述北京券商投行人士説。據該人士透露,自從郭樹清任證監會主席後,對審批方式作出改革很重視,在兩會後不久可能會推出改革。
資金捉襟見肘
經過2009年和2010年兩年的大舉異地擴張,多家城商行資金開始捉襟見肘。
據業內人士介紹,2009年銀監會放寬和簡化了城商行分支機構設立門檻,城商行規模擴張提速。2010年,62家城商行跨區域設立103家異地分支行,資産質量和經營風險引起監管擔憂,在2011年4月暫時叫停擴張。
擴張的代價,就是資本金消耗。為了補充資本金,2011年,在上市無門的情況下,增資擴股、發行次級債成為緩解資本“饑渴”的權宜之計,而增資擴股因為審批、尋找增資擴股對象等難度較大,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便成為更受青睞的方式。
同時,由於次級債的大量發行,也造成融資成本顯著上升。
去年5月底,成都銀行發行24億元10年期次級債,票面利率高達7%,意味著成都銀行年付息將高達1.68億元,以公佈的2010年凈利潤為參考,年付息將佔凈利潤的10%左右,負債成本高昂。
據大連銀行博士後工作站課題組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共有16家城商行加入次級債融資大軍,其中僅12月份就有8家,而2010年全年發行次級債的銀行僅有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