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佈研究報告稱,中國電價水平偏低,建議電價逐年增長治虧損,到2015年,平均銷售電價應年均增長5%。
為自身利益代言,其實無可厚非。而且中電聯漲電價的訴求是基於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電力價格的比價而得出的結論,也並非信口開河。事實上,合理的電價,不僅能吸引投資,保障電力供應,還能提高電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不過,電價是否合理,顯然不能僅僅通過絕對價格的橫向比較,或是以電價漲幅的高低來説事兒。具體到國內民用電價與國外的比較,中國每千瓦時電價0.075美元,儘管在絕對值上的確低於美國的0.116美元,更低於法國的0.157美元,但這樣的比較顯然忽略了電價背後的成本與居民收入因素,而一旦將這些因素納入,按消費1000度電的費用佔全國月平均工資來算,世界發達國家為6.79%,而中國這一數字是30.68%,也就是説,以平均工資衡量,目前中國的電價是發達國家的4.52倍。當然,在電力成本中,人力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而隨著資源定價的全球化,除人力之外的其他成本也的確會與國際接軌,僅以人力成本來對比電價,自然有不盡合理之處。但是,無論如何,對電價高低的評判能否脫離居民收入來説事兒,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其實在判斷電價高低之前,應先研究電價形成機制合理與否。現實中,一邊是叫喚巨虧,一邊卻是令人艷羨的高薪高福利;一邊是電荒,一邊卻又出現部分民營發電廠生産的電力無法上網的現象,其實足以暴露電力體制的壟斷之弊。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